我一个人走在冰冷的雪路上, 跪在瑾儿的坟前, 想同她说说话。
瑾儿该是没有听到的吧?
不然, 我在她坟前自刎后,为何没有见到瑾儿呢?
好在,我重生了回来,赶在瑾儿与阿姐成亲之前。
也好在,这一次,瑾儿选择了我。
尽管她心里没有我。
手指攥紧粗糙的纸,萧瑾大吃一惊。
孟宛怡······竟然为了她亲手杀死了孟莹?
不可思议盈满眼眶,萧瑾抬手抚着胸口。
不仅如此,孟宛怡还在她死后的坟前自刎?
眸光潋滟,盈满热泪,恍惚中,她仿佛看到了一个弱不禁风,不受孟府人待见的庶女,挥刀斩杀嫡女的画面。
该是怎样的步步惊心,才能成功杀、死孟莹?
艰难吞咽喉咙,萧瑾仍未从震惊中缓过来。
孟宛怡,当真爱她爱到可以舍命为她复仇?
一颗晶莹从眼睫处垂落,萧瑾喉咙发出涩然的笑。
所以,她这一世拼尽全力想要做的事,孟宛怡早已为她做了?
满腹疑问。
萧瑾低头,继续翻阅孟宛怡的笔记。
接下来的几页,几乎都在描述着孟宛怡与她成亲之后的生活,包括她对萧瑾是否也重生而来的猜忌。
孟宛怡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她对萧瑾的爱意。
每多读一页内容,萧瑾便能够深切感受到孟宛怡含蓄且深沉的爱,不张扬,却在细微处润物细无声地展现。
抬手抚额,萧瑾愈发觉得她亏欠孟宛怡的,已不成她下辈子所能偿还的。
颤抖的手一页页翻下去,萧瑾情绪愈来愈难自控,直到她看到孟宛怡记录上一世儿时的回忆,终于彻底崩溃。
笔记中写道:
还记得第一次见瑾儿,是在我九岁那年,她也才十二岁,那时的萧将军还只是平平无奇的兵卒。
萧家在城中无地位,萧将军出城打仗时,便留妻子、女儿在城中。
好像冥冥中注定,我与瑾儿相识的那年,仿佛都是我们最糟糕的时候。
我的脸因为生病遭到毁容,出门只能蒙着面巾,娘亲替我找寻大夫时,我一个人躲在软轿中,那是阿姐的轿子,内部装饰得十分精致,粉嫩嫩的颜色,布帘处还挂着成串的珍珠,好看极了。
我正把玩着珍珠,忽然听到轿外的哭喊声,扒开布帘,便瞧见一个小姑娘抱着头,躲避着周围戏弄她的孩子,看那些人的个头,该是与那姑娘一般大。
她单薄的外衣被扒掉,只留一件薄薄的内衬,再往下扯,瑾儿就当真要赤、身裸、体在街头了。
下意识地反应,我下了软轿跑过去,将瑾儿护住。
轿夫帮我驱赶走了那群欺负她的孩子,瑾儿在受惊中抬起头,惊为天人的面孔,水盈盈的眸子望着我。
她脸上带着伤,但丝毫不影响她的美貌。
瑾儿向我道谢,询问我的名字。
我想要开口,但想起大娘的命令,出门在外,不可以随意将名字告知她人,便只告诉她我姓孟。
瑾儿倒是比我洒脱得多,她说她叫萧瑾,我可以唤她作瑾儿。
她爹和娘都是那么称呼她的。
她模样比我好得多,个子也比我高,我不好意思直接称呼她乳名,便在那瑾儿后加了“姐姐”两字。
她听我那么称呼她,还有些微怔,倒也没有怪我唐突。
我本以为那是我们唯一一次见面。不曾想,一次阴雨连天夜,坐着软轿从中药堂回家的路上,竟被我再次撞见瑾儿。
她被几个孩子抬着,在雨中奔跑着。
熟悉地身影浮现在眼前,我终究还是没能做出见死不救的事情来。
在几名轿夫的帮助下,我们成功将瑾儿从那群孩子手中救出来。
我摸着瑾儿的身体,烫得吓人。抱着她坐在轿子中,她朦胧着眼睛,也不知她有没有看清我是谁。
“瑾儿姐姐。”我一遍遍地喊她。
瑾儿趴在我的肩头,低泣。
她是受了多少罪和欺侮啊?
一个小小兵卒的孩子,没有家世背景,便要这样任人欺负吗?
感同身受一般,我想起了在孟府的遭遇,我和娘亲便也是时常受到大娘的刁难。
抱着瑾儿重返中药堂,大夫替瑾儿问诊。
好在她只是起了热,没有其他病情。不过大夫却说,瑾儿过于瘦弱,需要多补充些营养。
之后的一段时日,我将娘亲给的零用钱存下来,偷偷寄到瑾儿家中,也不知有没有解到她们的燃眉之急。
好在萧将军争气,短短数年便从兵卒一步步升为将军,给了瑾儿平和的生活。
现在回想起上一世的事情,不知道我是否赶在阿姐之前认识瑾儿的呢?
如果那时我没有毁容,没有戴着面巾,瑾儿先喜欢上的,会不会是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