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敲得这么大声,就算是再睡觉也该醒了……想到这里,店小二一个寒战,心道该不会出什么事儿了吧,刚准备破门而入,那个年纪偏小看着像小厮的忽然打开门。
店小二尴尬地放下手。
“把那群人叫上来。”李亥对沈之屿指使自己做事这件事很不满意,“还愣着做甚?”
“啊,没什么,没什么。”店小二笑道,“你家公子要是有什么不舒服的,我们这儿也帮忙买药请大夫,叫一声就行了。”
只见李亥的脸色骤然铁青,却不好说什么,猛地砸上了门。
店小二心里直犯嘀咕,这小厮脾气还真差。
沈之屿看着他俩,心想还真是一点委屈也吃不得,就这性子还妄想成大事……
朝臣一共来了六位,都是些官位不大,但手掌要事之辈,沈之屿都认得,为首者就是董参,董参在沈之屿和李亥之间看了眼,自作聪明地对着前者屈膝:“下官来迟,丞相大人受罪了。”
沈之屿手点着扶手,三下之后,皮笑肉不笑道:“都是为殿下办事罢了,董大人不必如此。”
董参笑意更深,果然,和这位丞相大人打交道就是舒服,许多事情不用直说便已经达成一致。
屋檐上,听见暗示的于渺直接来到内阁。
此时牛以庸正在教小太子读书。
在各方势力都忙着酝酿阴谋的时候,唯独小太子还得每天学习,沈之屿走前曾给他亲口说过,回来之后要考功课的,范围都画好了,答不上来会被罚抄书。
这可把小太子吓坏了,不敢半分懈怠,见哪位阁臣有空便逮住求教。
说来也神奇,沈之屿和元彻都在担心小太子会对即将面对的挑战应接不暇毕竟是半路出家的小太子,还没教几个月就要经历大风大浪,不可能一点也担心对此,陛下的做法是亲口郑重地告诉他,你是自己认可的储君,没人能也没人敢质疑,可这话太虚了,或许当时有效,后面则会时间的推移逐渐失效,压力一来,甚至直接连个影都不剩。
丞相大人这句就不同了:你质疑我?行,质疑吧,顺便把我待会儿要背的书也一并质疑了,正好可以当不用背书的借口使。
牛以庸哭笑不得,并对丞相大人这拿捏人小心思的功夫更加佩服。
小孩嘛,很多东西再怎么耳提面命也没用,不如给点实在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牛以庸头一次当先生就成了储君的先生,自然是要摆架子的,双手一背书本一夹,摇头晃脑道,“所谓这道字,殿下是怎么理解的呀?”
“此句意为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注)”元滚滚挺直腰背,“其中,道解释为正义,仁义,有利于百姓,唔,人嘛,谁不喜欢被给好处呢,只好不违背纲常道德,他们都会跟着你混,嘿嘿。”
稚音起起落落,牛以庸前面听着还欣慰地点点头,觉得自己就算丢了官职也可以去当教书先生,一样饿不死,后面仿佛离了个大谱,眼睛眨了眨,一时间怀疑是不是自己从小念的书念错了。
还有那声嘿嘿……简直像极了陛下。
果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谁教他的?
牛大人痛心疾首,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悲怆,一转身,忽然和站在这里的于渺四目相对,顿时嗷地一声,捂着小心脏后退数步,一边默念非礼勿视非礼勿视一边结巴道:“于,于姑娘是什么时候来的?”
“于姐姐早就来啦。”元滚滚有三大好,好吃,好咬人,好漂亮哥哥姐姐,小跑过去得瑟道,“姐姐,孤答对了吗?”
于渺冲他竖了个大拇指:“简直不能再棒,别听那些老迂腐的,道理就是这样。”
牛以庸又开始找白绫了。
“殿下。”于渺摸了摸元滚滚的脑袋,“属下有要事和牛大人商议,殿下先去别的地方玩,好吗?”
“好。”
元滚滚收拾好自己的小书箱,拧在手里和另一位阁臣走了,前脚刚出门,牛以庸后脚就把白绫一扔,正色道:“于姑娘有何要事?”
于渺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丞相大人已经和那些人汇合了,其余的赶紧跟上,千万不要落下。”
牛以庸慎重地点点头,这时,江岭气喘吁吁地跑进来:“牛大人!”
两人纷纷回过头。
“不好了,大事不好了!潭老等人执意要跟着一起下去各个郡县乡里,公输厚正带着弟子们在外面拦着,眼看就要拦不住了!!!”
“咋的,欺负我们老是吧?我看你们这群小年轻跑起来还没老夫麻利!”潭老拐杖一敲,八字胡一冲,没人敢拦他,“那个姓羊还是姓马的,出来!我们对峙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