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魏王并非先帝同父亲生兄弟,而是堂兄弟。
元彻看得莫名其妙,甚至在想这牌位是不是有什么奇特作用,能让他死里逃生。
“本王的父王,一代枭雄!”下一刻,魏王在烈火焚身中放声喊道,“他为皇爷爷清扫北境蛮人,抵御他们南下掠夺,赐魏国,封魏王,一辈子镇在大楚北方,不拉帮结派,不结党营私,甚至得到了嫡长子平位袭爵的荣耀!可他在死后竟然被自己的亲生兄弟忌惮手中兵权,为了给先帝铺路,欺负死人不能说话,寻了个由头说他生前妄图屯兵谋反!掘他的坟,抛他的尸,毁他的牌位!”
他手中的这一块,是和一干王府的仆从拼死才保下来的,可就算保下来了,也不敢放回皇陵或家中,只能在这僻静无人处修建一座孤零零的庙,然后散播出此处毒虫异草遍生的谣言,悄悄供奉。
元彻听他这样说,忽然想起父王以前曾无意间提及过的一些事那时老狼王也还只是个浑小子,刚从兄弟中厮杀出头,坐上狼王位置,莽莽撞撞心比天高,一次南下时,被一位中原的将军揍了回去,吃了闷亏,回来后便励志发奋图强,后几十年间,在名将们的陪伴下,自东西两个方向开疆拓土,创造了后面的北境强盛。
从老狼王当时的语气中,不难感受出对这位将军的尊重和钦佩。
却没想竟落得如此下场。
看来魏王将谋杀定在此处,除了地形的优势以外,还想给父亲看看,自己能将魏国保下来只可惜李氏气数已尽。
元彻道:“之前给过你机会,你若肯乖乖卸下王爵,朕是不会杀你的。”
魏王在听见“朕”这个字的时候,眼睛一亮,霎那间,事情的前前后后全部串联了起来,他呢喃道:“原来如此,原来你才是那个蛮夷皇帝……”
“本王凭什么要乖乖卸下王爵?那是本王父亲留给本王唯一的东西!”随后,他又道。
“成王败寇。”元彻说,“更何况是你先起的杀心,朕定然得讨回来。”
“本王难道不该杀你吗?”魏王铿锵有力道,“家父有言,外贼入侵,必杀之!”
说得真好听啊。
元彻冷笑:“既如此,那你为何在旱灾来临之际不第一时间上报朝廷?吴小顺等人发声求助,你武力镇压,边境有百姓因粮食互相厮杀,你不阻止,还派出官兵清理尸体!”
“上报了你,不就等于告诉你魏国当下正直困难,方便攻打?”魏王说道,“至于百姓成灾,那能怪本王草芥人命吗?北方旱灾常见,每次发生便需靠着南方救济,而你在中原划了一条线!阻断了救济!”
元彻不动声色道:“魏王,你还真敢说啊。”
魏王浑身一震。
时间倒退回多月前
京城议政殿。
那时刚结束了齐王之乱,得了一阵清闲日子,元彻仰躺在沈之屿的大腿上,嘴里叼着一支笔,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一个起身。
哐当!
丞相大人当即被铁头陛下撞得视线泛白。
“对不起对不起!”元彻连忙放下纸笔,顶着红额头去看对方的额头,“朕错了,再也不会了!或者要不你撞回来吧?”
沈之屿:“……”
“无碍。”撞回去肯定是不会撞回去的,丞相大人道,“陛下方才想说什么?”
“哦对。”元彻这才想起来,“若我们掐断了粮食供应线,会不会逼得本来没有反心的藩王谋反?”
倒不是怕,只是当下时间紧迫,能少一桩事就少一桩事。
沈之屿被他这问题问愣住了,少顷,轻声一笑:“陛下当藩王如此无能?”
因为那一撞,元彻对当时对话的记忆尤为深刻。
“旱灾最多延续两三月,北方藩国众多,相互之间帮帮忙,粮仓内区区两三月的粮食都不能拿出来?”沈之屿道,“究竟是拿不出来,还是不想?”
元彻不解:“为何不想?”
“不想放粮,因为这些粮还有其他用处。”沈之屿一字一句道,“比如私底下屯兵养精蓄锐,等陛下你收尽众国后,出其不意的反咬你一口。”
那天,元彻活生生地被说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回到当下
魏王的阴谋被揭穿。
山火再次拔高一个度,外墙开始摇摇欲坠,紧接着,横梁终于支撑不住,轰然砸下,魏王就站在正下方,没能反应过来,当场被埋其中,看到这里,元彻心中明了,此处没有什么逃生之法,仅仅是魏王的自尊心作祟罢了,他收回刺刀,不再陪这疯子作死,转身往回跑。
轰隆一声巨响,观音庙在元彻跑出十步之后彻底成了废墟。
烈火重重中,一个细微得几乎没人能听见的哀鸣缓缓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