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贵手紧了松,松了又紧,他先是左右探头,看有没有旁人在,确定没有后,才支支吾吾地道:“我,我也觉得,但我该怎么做才能往上走呢?”
“此地人多眼杂。”杨伯仲说,“还问大人叫什么名字,请上楼一叙。”
“在下姓莫名安……”
“……”
这天,三人在客栈二楼停留了足足两个时辰,没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离开时,天已经黑了,莫安满脸震色,眉宇间却又有则掩不住的兴奋。
“杨大人!”赶在杨伯仲上小轿前,莫安伏身一拜,“大人为在下指点迷津,感激不敬!”
见他这样,杨伯仲已经迈上轿的腿又收了回来,亲自将他扶起:“大人不必如此,有时候我们差的不是实力,而是机会,你得学会给自己制造机会,老夫与你如今皆是困兽,自然愿意帮你。”
莫安钻进夜色走了。
杨伯仲则和于应谦一起回了府邸。
路过客院时,杨伯仲看见沈之屿独自一人坐在庭院里发呆,婢女们都站得远远的,不敢靠近和他说话,他会时不时地抬袖咳嗽几声,声音极为破碎。
杨伯仲忽然出起神来,想起了前几年的事情。
那时候先帝还在,沈之屿刚满十八岁,脸上多多少少带着一些少年郎的意气风发,身体也还没这么糟糕,鲜衣怒马,封侯拜相,一品官服于身,领着文武百官跪在朝上铿锵有力地说出一番为天地立心的话,立誓要将大楚匡扶回盛世清明的局面,叫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都不忍热血,又不忍惋惜每位朝臣,无论平庸还是不凡,都做过名垂千史力挽狂澜的梦,又都在午夜梦回之时,被滚雷惊醒,结束春秋大梦,被迫回到现实。
“我辈儿郎,生于此世间,”十八岁的沈之屿曾道,“定当为天下苍生万死不辞!”
那时的丞相大人叫人又嫉妒又仰望,所有人都认为,他的坚定只能坚持两三年。
如今七年过去了。
昔日的少年变成了一盏随时都会燃尽的灯,眼神和举止都沉敛下来,却似乎始终没有忘记那句“为天下苍生万死不辞”。
李氏倒了,大楚也风雨飘渺,人人自危,他到底还在坚持什么呢?
不知是不是良心发现,杨伯仲忽然有些心疼,沈之屿的年龄只比他的嫡长子大一点点,自家孩子每天在九鸢楼和一群青楼女子鬼混时候,沈之屿已担起了许多的责任。
谁家不想出一位这样的后代?
他们的家族会因为他而名垂千史,千年后的人们每每谈起,都流露着仰慕和敬佩。
但没办法,他姓沈,不姓杨,他们必须站在对立面。
这是生来就决定好的。
“陆涛那边准备得如何了?”杨伯仲收回思绪。
“随时都可以。”
“原本的计划都被打乱了,但开弓没有回头箭,齐王不理我们,我们就自己干。”杨伯仲最后说道,“没有齐王的帮助,胜算不大,如果失败,咱们就帮丞相大人死得痛快一些吧。”
作者有话说:
上章留言读者已经全发红包,大家注意查收~
感谢在2022-04-30 23:52:47~2022-05-01 23:56:0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肥火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文小墨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1章 借刀 第二十四
丞相大人有心,但被他自己藏了起来。
在他们暗自布局的同时, 沈之屿也没闲着。
沈之屿看似无神,实则余光一直留意着杨伯仲的影子,见他们二人在院子门口停留片刻, 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沈之屿轻笑了一声。
于渺从一旁走上来, 朝婢女们喝道:“都下去!”
婢女一见是她, 俯身鱼贯而出, 于渺站在距离沈之屿两步之外, 神色有些慌张:“大人,杨伯仲他们今天白日都不在府上,踪迹打听不出来, 神秘得很,会不会办什么坏事去了?”
“大人!”兀颜也赶在这时忽然出现, 开口前一点声音也没发出, 吓了于渺一跳,“他们去找了‘饵’。”
“什么饵?”于渺不太明白。
“杨伯仲不是轻易服输的人, 他若是被逼至绝境,不会哭,更不会求饶。”四月的天,夜里已经不凉了, 沈之屿穿着一件单衣坐在亭内,背靠着亭柱, 收回眺望着远方的视线,淡声道,“而是孤注一掷, 直达目的。”
然后咬上一早为他准备下的饵。
杨伯仲要挑起矛盾, 却在沈之屿这里连连碰壁, 只能退而求其次,从元彻身边下手,他当然不会自信到亲自去给元彻告御状,借力打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还能把自己摘得非常干净那么除了鬼戎军,还有哪些人和元彻走得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