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玉苦着脸,“那这么办?”
顾可也盯了他一眼,转念一想,叹了口气,“看这情况,我们只有等着别人来救了,或者,等死——”
齐玉:“……”
顾念云:“……”这就是她二哥所谓的以智取胜?二哥不靠谱啊!
时间流逝,顾可也估摸着,这会儿多半已经入夜了。
他躺在草堆里,想着,这夜黑风高,正适合干坏事,比如杀人灭口,倒卖人口什么的。
忽的,门被人猛地打开,屋里的人纷纷被惊醒,黑暗中一双双眼睛纷纷望向门口。
火光晦暗,还来不及打量来人,所有人很快就被人蒙上了眼。
听脚步声,随后陆陆续续进来了不少人。
“大人,这次的货,品相都不错,女的健康貌美、男的体魄强壮。”
顾可也一听,立即认出说话的男人正是被他踩后逃跑的人。
听着这些用词,顾可也一时半会儿还真拿不准,来人买他们这些人是干什么用的。
那男人继续开口:“大人,这次要带几个走?”
那男人又说了不少好话,对方始终不予理会,但似乎是派人仔细查看了一番他们这些“货物”。
半晌,检查货物的人脚步声远去,这时,对方终于开口,“不错,都带走。”
闻言,顾可也心中一惊。
这声音他太熟悉了,即便对方只说了短短一句话,他也断然不会认错——宣王的心腹之臣,许巍。
此人怎么回来这里?
顾可也呼吸有些沉重,拳头反复握紧又松开,肩膀因愤怒而不断微颤。
上一世,顾家被人污蔑通敌卖国。
那年隆冬,宣王断绝了在边塞抗敌的顾家十万兵将的粮食,十万兵将惨遭敌军围剿。
大战惨败,南城失守,南城十二守将通通惨死,那真是血流成河,白骨堆成山啊……
这其中,全都有这许巍的手笔。
此刻,顾可也恨不得立马将许巍抽筋扒皮、挫骨扬灰。
而此时,将他双手捆在身后的麻绳,早不知什么时候,被他剑袖中的利刃,割开了。
第29章 有变
另一边,与顾可也被绑的同时。
顾将军府,竹林小院,书房。
阮翎羽端坐首位,顾舟与顾云朝依次而坐。银炭在炉中燃的猩红,屋内温暖舒适,长桌上的三盏茶早已凉透。
“宣王勒令北城那小子……”
顾云朝话出口,一愣,发现自己用词不当,立即改口,“勒令北城少君回京,不知道意欲何为。北城中人不是号称只要华朝无乱,便不会举兵么?难不成宣王和北城早已联合?”
顾云朝眉头紧蹙。
自刚才听他父亲顾舟说起北城少君将回京都之事,他眉头紧拧着就没解开过。
“宣王是怕北城生变。”顾舟摇摇头,说道。
“自开国以来,北城中人便放话,他们永不参与夺位之事,为宣王做事可能性不大。”
北城中的事不是秘密,不少老人都知道。
北城乃华朝开国皇帝的亲兄弟阮晔阮老将军的封地,不过,说是封地但也不全对。
当年,北城那边比南城还乱,不少凶恶小国虎视眈眈。
北城地形复杂,环境艰苦,但好在易守难攻。
为保华朝万世千秋,所以阮晔自发请缨前去镇守北城。
这一守就是三代人,如今阮晔年岁过百岁,早已不理世事。
独子阮归又是个没什么天赋本事,整日游手好闲爱诗词歌赋的人,志不在行军打仗。
这阮归虽然一无是处,却好歹会生孩子,其有二女一子,个个手段了得,乃北城军中能将,打仗狠辣的很。
特别是他那小儿子,更是天赋异禀,自小被委以重任。
如今北城能当家做主的人,便是这位年纪轻轻的北城少君。
然而,北城与南城结怨已久,自开国以来,一直明争暗斗。
顾舟盘算了一番,才继续说道:“恐怕来者不善,殿下,还是早做打算。”
顾舟只是小心提醒,不论当初那位长宁殿下因何原因去了北城,都不是他该问的。
他只是严阵以待,等着阮翎羽安排。
阮翎羽伸手,指腹沿着茶盏口摩挲,掀起眼皮,平静说道,“不急。”
简单一句,顾舟和顾云朝都听明白了,是要阮翎希回京后再议。
这时,守在门外的小李子开口,“殿下,鬼兵来信。”
得到阮翎羽的许可,小李子进来将密信双手奉上后,立即出去守在门口。
阮翎羽快速看完,猛地站起来,缓了缓,才伸手捏了捏额心。
顾舟见阮翎羽如此失态,忍不住好奇问,“殿下,是何事?可是长宁殿下来信?”
“……不是。”
阮翎羽摇了摇头,脸色煞白,将颤抖的双手紧握,撑在长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