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当爸可还行?
祁谨川弯下嘴角,宠溺地笑了笑,“我可生不出你这么大的女儿。”
就冲他这份耐心,这份宠溺的笑容,俞早觉得这人以后绝对是女儿奴。
到吃到一半,俞早突然想起网上一个段子。她冷不丁开口问:“祁谨川,你知道你是星期几出生的吗?”
男人错愕数秒,抬头看她,“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俞早:“就随便聊聊呗!”
祁谨川捞来手边的手机,“那我得查查。”
俞早:“……”
不等他摁亮手机屏幕,俞早快他一步,流畅报出:“1994年3月21日,星期一。”
紧接着又补充一句:“那天也是春分。”
“你知道我的生日?”他轻抬眼皮,眼底掠过一抹讶色。
俞早不假思索就说:“知道啊!”
高一入学时,班主任让每位同学都填了份表格,登记个人信息、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
表格在班里流传开,到了俞早手里,她特意看了祁谨川那一栏,记住了他的生日。
不仅仅是生日,过往岁月,只要和他有关的,她都刻意去记了。
俞早眨了眨大眼睛,“网上有个说法,星期一出生的孩子美丽动人。”
祁谨川:“……”
有些人出生都卡着点,春分,昼夜平分,最是一年好景时。
“那你呢?”
“我是星期六出生的。”
“什么说法?”
“星期六出生的孩子为了谋生,拼命工作。”俞早自嘲一笑,“我是劳碌命。”
祁谨川搁下手中的筷子,后背靠住椅子,调整了下坐姿。
他坐得随意闲适,但却不会让人觉得懒散,没骨头。
右手指关节屈起,他轻轻敲扣桌面,不紧不慢问道:“俞早,你知道咱们青陵常驻人口有多少吗?”
俞早沉思片刻才说:“具体的数字我不知道,新一线城市怎么着也得有上千万吧!”
祁谨川从容不迫读出数字:“1226.6万。”
“1226.6万,除去老人和小孩,年轻人大概占比60%,差不多735万。在这735万里有一半是本地人,他们没有买房的压力。剩下一半年轻人是外地人,即367万。他们要想在青陵买房扎根,必须依靠父母,举家之力。只有极少一部分年轻人光靠自己就可以在青陵买房。可是俞早,你做到了。”
“你工作七年,凑够了首付,在青陵买了套房。从367万里脱颖而出,你已经打败了一大片年轻人。”
俞早快速接话:“可是我的首付也是找檬檬借的。”
“能借到钱也是你的本事。”男人语气悠悠。
俞早:“……”
“你拼命工作,生活并非没有给你回报。最起码你累死累活七年,你得到了一套房子。而且还是青陵的房子。你要知道有多少人熬了大半辈子,青丝熬成了白发,他们照样买不起房子。”
他顿了一瞬,喊俞早的名字,“俞早,你要相信,你真的很棒,你已经超越很多人了。”
“是吗?”俞早有些不确定。
“是的。”祁谨川肯定道:“最起码你比我厉害,我还买不起房。”
她小声嘟囔一句:“你是想买好地段。”
祁谨川:“立春苑的地段不差的,你要承认自己的优秀。”
面对祁谨川坚定的眼神,俞早选择相信他的话。
坏情绪好像自动找到了阀门,一泻到底。阴郁了一整天的心情在这一刻终于开始明朗起来。
——
胃里充实,全身回暖。俞早迟钝的脑子慢慢开始恢复清明。
她对这顿晚餐非常满意,只可惜她家没酒,美男、美食、美酒,三项齐活,不失为人生一大乐趣。
祁谨川不仅烧饭,他还主动包揽了洗碗的活儿。
俞早瘫在沙发上,第一次享受别人的照顾。
平时在家,家务活都是她在做,凡事都是她在操心。大小姐生活技能为零,这么多年毫无长进。她能顾好自己,俞早就谢天谢地了。
俞早从不觉得委屈,照顾宁檬她心甘情愿。这么多年,她们就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妹。在亲人面前,她不计付出,更不会计较得失。
但今天,她体会到了被别人照顾的感觉。原来不用自己动手烧饭,不用洗碗,不用收拾厨房,这种感觉这样美妙。
哪有人生来勤快,都是被生活锻炼出来的。要是有人替自己动手,她也想在沙发里瘫着。
她心安理得享受祁谨川的照顾,反正就这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