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皇叔(58)

“我父兄呢?”顾清仪最担心的还是家人。

“顾司空如今实权在手,处境比以前好多了,令兄最近真是名声大涨,我来之前郗小郎约他一战,俩人比射柳,令兄赢了。”

李茶英想起来就觉得好笑,郗小郎的本事不弱,只是对名声突起的顾逸疏不服气,这才发起挑战,哪知道反而促进对方的名声再上一层楼,他自己倒是成了对方的踏脚石。

这事儿在惠康城都要成了笑话了。

第83章 这性格蛮可爱的

顾清仪眨眨眼,看来她阿兄在惠康城混的风生水起啊。

这可是个名声比性命还要重的时代,只要名声出去了,以后谋官就不成问题。而且清名难求,看来她阿兄没有骗她,果然在惠康城好好地扬名呢。

李茶英跟顾逸疏没什么往来,但是也知道以前顾逸疏的名声不太好,纨绔子弟不求上进嘛。

不过她倒是没有相信那些,毕竟她的好友还顶着个草包美人的称号呢,现在想想自己想的竟是一点也不差,顾家郎君果然是藏拙。

又说了些惠康的趣事,李茶英就有些累了,顾清仪送她回房间休息,回来的路上仰头看着星空,前路迢迢,凶险不知,这样的安逸的日子,不知道能过到几时。

她现在最窘迫的就是没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赚钱,只有有了钱才能养兵马,打造军械,扩充营地,修建更为高大结实的坞堡,这些才是她在这乱世立足的根基。

匠户啊,希望这次居阳秋还有拓跋狄能给她带来好消息。

陶坊的匠户虽然还没得到,但是陶坊已经在修建,董大成整日闲的无事,总不能白吃她的饭,顾清仪就让他替她盯着。

想起董大成当时的神色,顾清仪不免露出一个微笑。

董大成不情愿又如何,还不是要低头应下。其实这个人相处久了,顾清仪也摸出一点与他相处的门道。

不要跟他商量,有事请直接吩咐,他虽然不满但是会去做。

啧,口嫌体正直的绝对代表啊。

这性格想想也蛮可爱的。

第84章 节哀

陶坊就建在山脚下,方便挖土用土,董大成虽是个军汉出身,但是能走到今天的官职也不是靠侥幸,这人粗中有细,既然答应了督建陶坊自然就要做到最好。

想起这个就更牙疼了,顾女郎这么蔫坏蔫坏的他们家皇叔知道吗?

休息了一整晚的李茶英第二天一早就起来了,实在是也睡不下去,坞堡外操练的军号响彻天空,哪里还能睡得下去。

她洗漱过后直接去找顾清仪,俩人一起吃了早饭。

在这里她吃到了熬得香浓软糯的八宝豆粥,吃上了煎的金黄的蒸饺,还吃到了一层一层酥的掉渣的马蹄烧饼,太好吃了,以至于她都吃撑了。

她惊叹的看着好友,“你是怎么想出这么多好吃的法子的,我真是没白来,没白白受伤。”

顾清仪露出一个贤良的微笑,“闲来无事就琢磨一二,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李茶英:……

信不信我打你哦。

“哦,对了,昨日只顾着叙旧了,忘了把伯父的信给你,都是我的不是。”

好久不见,激动之下就忘了这事儿,李茶英怪不好意思的,“除了一封信,还有给你捎带来的东西,都在牛车上,回头让你的人拿着册子清点一下。”

顾清仪接过阿父的信,又拿过李茶英递给他的册子随手递给眠春,“你带着人去把东西卸下来。”

也没看到册子上都有什么,阿父的信当着李茶英的面也不好拆开,就想起昨日没说的上谷郡李家的事情,简单地跟她一说。

李茶英沉默半响,这才说道:“我已经知道了,消息先送到的惠康,然后再送回安定。”

顾清仪不能安慰她什么,只道:“节哀。”

李茶英苦笑一声,“上谷郡李家分支其实已经分出去几十年了,我听我阿父说当年叔祖那一支弃笔投戎家里不同意,于是就赌气迁去了上谷郡。哪想到几十年后几乎被灭门,我阿父得了消息一夜没睡,他心里是很难受的。”

顾清仪能懂那种感觉,但是哪一个世家大族没有点这样的故事,便是顾家更惨呢,说什么安慰的话都没用,她看着李茶英,“我这里正好收留了些李家逃难的邑户,你有什么打算?”

李茶英摇摇头,“既然他们已经在这里落脚就留下吧,便是去了安定也依旧是做邑户。”

危难关头被主家舍弃的邑户,就等于是弃子,李茶英怎么能再把人带走,她也无颜去见那些邑户。

顾清仪并不意外,微微颔首,“上谷郡的李家就全部撤回安定了吗?”

“只剩一个幼子,留在上谷只怕命都保不住。”李茶英眉目间带着几分坚毅,“这是上谷李家唯一的血脉了,安定本家一定会护着他长大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