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她最近没精神,难道是因为这个?
宋封禹心里真的是又高兴又难过又觉得自己幸运,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见清清。
等他见到人的时候,就看到她正拿着一本账册再看,再走近些就发现原来是他要给她看的,关于夏收产量的册子。
顾清仪一看到宋封禹进来,就高兴地说道:“这么重要的事情你居然把东西往我这里一丢就忘了,这可真是好事,我瞧着册子上的数量对比,今年比去年要足足多了三分之一的产量。”
宋封禹对上顾清仪火热又开心的笑容,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是啊,这还是因为春种没有是全准备下的产量,若是这次夏种地里追肥,想来等到收获时更为客观。”
为地里追肥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是这年头的肥力全靠纯天然,真的是供不应求。
要知道现在惠康夜香这个行业都是能发财的,因为从各家各户收来的夜香,转手就能卖出去,虽然价格低但是不愁卖,种地的太多了。
而且,这些事情多数也被世家给垄断了,普通百姓的地里是不用想的,根本轮不到,高价买也买不起。
顾清仪此时却因为做梦的缘故记起了这个化学式:CO(NH2)。
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O2+2NH3=CO(NH2)2+H2O
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也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只可惜合成尿素对后世的人很简单,但是在现在这个时空并不容易,因为需要高温高压。
顾清仪很挫败,无疑这一点她做不到。
除了尿素,还能有什么容易合成或者是做成的肥料呢?
再一次悔不当初学化学。
恨啊。
除此之外,应该还有人工简易沤肥的办法,她记得听去农学院跟着朋友蹭教授讲座课时好似提过一些,但是她当时走马观花的没用心听。
肠子都悔青了。
第262章 262皆大欢喜
薄田不能粪者,以原蚕矢杂禾种种之,则禾不虫。
顾清仪睡着后梦中忽然就想起这么一句话,她一下子睁开眼睛猛地坐起来,是了,她记起来了,这是《汜胜之书》中溲种法的记载。
《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氾胜之汇录的一部农学著作,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西汉晚期啊,照着这个时空的记载,这本书应该已经存在了才是,但是为什么别人都不知道呢?
难道这个架空的时空并没有这本书?
顾清仪想起豆腐都能不出现,农书不出现好像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但是她现在真的很希望能有这么一部农书出来。
这本书中汇编黄河中游地区耕作原则、作物栽培技术和种子选育等农业生产知识,记述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是一本具有专业指导意义的书籍。
这可比顾清仪这个半吊子水平厉害多了,顾清仪心里像是着了火一样,这样的书怎么能没有呢。
要是能将这本书找出来,顾清仪想想都觉得很激动。
要知道普通百姓种地靠的是祖祖辈辈代代口口相传的经验,没有专业的人才指导,很多事情只能去听说,听长辈说,听别人说来做。
但是有了这本农书就不一样了,它记载的非常的详细。
梦中她梦到这么一段话:黍者暑也,种者必待暑。先夏至二十日,此时有雨,强土可种黍。一亩三升。黍心未生,雨灌其心,心伤无实。黍心初生,畏天露。令两人对持长索,搜去其露,日出乃止。凡种黍,覆土锄治,皆如禾法;欲疏于禾。
短短一段话,将种植黍的时令、栽种条件、粮种的用量、如何能将庄稼种的更好,什么节气,庄稼长到什么时期要做什么事情,都写得清清楚楚。
顾清仪梦里只有一小段,她趁着新鲜热乎的记忆赶紧拿笔记下来,自己看着都心热起来。
这要是一整本农书,记载的农作物会有多少,对于百姓种植粮食会有多大的帮助,真是一本好书。
但是这本书现在不知道在哪里,顾清仪挠心挖肝的难受。
想想也是,不说新乐王当政时只是个小孩子完全不懂这些,先帝在位时只想着打压顾家这样的家族,哪里用心去管这些事情,虽然他也算得上是勤政的君王,但是有他的技能点都点在了强权上。
所以,有这样的君王,下头干实事的官员或者是能写出这样的书籍的人才又怎么会受重视,进而推广呢。
而且之前还没有印刷术,书籍传阅全靠人工誊抄,如此这本书的下场顾清仪都能想得到多凄凉,太惨了。
写出来好东西,但是得不到君王重视,自己也没能力做推广,很有可能这世上只有手工誊抄少数几本存于家族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