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吃了个半饱,女官就忙过来制止,“女郎,大婚仪式持续很久,您不能吃太多东西,免得半途不方便。”
顾清仪只得停下,由着这些人开始一件件给她穿嫁衣,从里到外一件一件的上身,只能说幸亏不是夏天,不然这么多层上身,还不得捂一身痱子。
这要是新婚夜坦诚相见……一身痱子,那场面想一想,不要太美啊。
顾清仪越想越乐,还得憋着不能被人看出来,哎,不容易啊。
迎亲的队伍来了,外面喧嚣起来,屋子里的人忙拿过团扇给顾清仪遮面。
大红盖头是南北朝时才逐渐兴起,现在成亲用团扇遮面。
顾清仪其实心里不慌,毕竟他哥嫂成亲时她是亲自过了一遍流程的,唯一可惜的就是宋封禹是皇帝,因为身份尊贵是不可能亲自来迎亲的。
正想到这里,忽然外头有人惊呼一声,“陛下亲自来迎亲了,快,快点告知女郎。”
这么大的声音屋子里的人岂能听不到,人人脸上的神色不一。
顾清仪的眼睛一弯,哦,托人给她带信,说要给她个惊喜。
原来,他自己就是惊喜。
皇叔撩妹技能升级了啊。
***
说句题外话,解释一下文中称呼问题,有读者说我写错了,在这里解释一下。
在元代以前,称妻子为“娘子”是不对的。宋代之前,“娘子”专指未婚的少女,意同今天的姑娘。
女郎:是指“女中之郎“的意思,也是对年轻女人的代称、统称。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千金一词,由来已久,从谢朏被称为“千金”开始,历史上近千年时间都用这两字比喻出类拔萃的少年男子。把少女称做千金或千金小姐,则是元明以后的事。
小姐,宋元时对地位低下女子的称呼(也有专指称呼妓女的);后转为对未婚女子的敬称(通常用来指大户人家的小姐,大小姐等),母家的人对已出嫁的女子的称呼。
因为本文仿魏晋时期,所以考据过魏晋时期的称呼问题,女子称女郎,小娘子,男子称郎君,合乎常理哈。
再有牛车问题,真的不是作者杜撰,魏晋时期牛车特别风行,士大夫标准座驾,而且你们搜一下史料,魏晋时期的牛车真的很奢华漂亮。
最后,因为很多读者不看作话,所以解释放在正文,正文字数6000字,后面这段解释大约五百字,不足千字不收费,所以这段文字不会收取大家的书币。
第226章 皇帝就不能养成吗?
顾清仪不记得婚礼流程,也没注意到周边的人忙碌又有序的样子,她只看到宋封禹身姿舒展的身影缓缓朝她走来。长袖随着他的脚步微微拂起然后又落在衣服上,随着他的脚步轻轻晃动。
清风吹过他的面颊,长发如墨,面如美玉,唇薄而淡,像远古战神般冷漠,又遥不可及。
但是当他的眼神落在她的身上时,冰冷的唇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笑容,刹那间好似百花盛开,冰雪消融,好看的彷如让人如坠梦境。
顾清仪听到自己的心跳得厉害,对上他的眼神,明明他什么也没做,但是她的脸颊却像是着了火。
美色惑人,大概就是现在顾清仪的感觉了。
宋封禹瞧着顾清仪那一瞬间的失神与微红的脸颊,眼中的笑意更深,他抬脚缓步走过来,站在他的面前,缓缓伸出手,“清清,我来接你共赴白首之约。”
顾清仪觉得自己要撑不住了,今日来观礼的人极多,几乎惠康名门夫人们全都到了,但是她真的顾不上别人听到这话是什么神色,她的眼中此时此刻只有他。
听到这句话,就让她想起在鹘州时两人之间的那次对话。
她伸出手放在宋封禹的掌心,管它合不合规矩,没听到皇帝陛下接亲的台词都这么清新脱俗吗?
为着这句话,便是面前有刀山火海,她也会随他走。
何况没有刀山火海,只有盛大奢华的婚礼等着她。
周围人面面相觑,成亲皇帝亲自来迎亲已经是破了规矩,皇帝陛下成亲之前身边连个母苍蝇都没有,好不容易娶妻,亲自来迎亲便来吧。
但是,听听这话说的,什么叫共赴白首之约?
陛下什么时候许过承诺?
满院子的贵妇人交头接耳,眼睛却一直随着帝后的身影浮动。
顾清仪白嫩柔软的手落在宋封禹干燥温暖的掌心,立刻就被他五指紧紧的握住,这一刻顾清仪略有些紧张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下来。
她的眼里只有他,跟着他脚步前行,周遭的人这一刻仿佛都成了背景。
坐鸾轿,踏宫门,祭先祖……皇帝成亲的礼节极其繁复,顾清仪就这样跟着宋封禹一步一步走完,站在他的身边,接受朝臣恭贺完毕,这才被送进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