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皇叔(279)

将军炮是抛石机的进化版。

相传抛石机发明于周代叫抛车,不过那时只用于抛掷。

三国时,各国君臣都十分重视抛车的制造和使用。著名的官渡之战中,曹军运用一种可以自由移动的抛车,击毁袁军的橹楼及战车,这种威力强大的抛车被称为霹雳车。

只是这种抛车有个极大的短板,将炮架固定在地面上或底座埋在地下施放,机动性差,安装费时费力。

后来为了便于移动,在炮架下面安装了车轮。又因为炮架笨重,要随时变换抛射方向,仍是十分麻烦的事情,为此,人们发明了“旋风抛车”。

这种抛车的炮栓能够水平移动和旋转,可向各个方向抛掷石弹,又称为“旋风炮”,但是因为重量大依旧不方便随时移动。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将炮安装在车上的“拍车”,或将炮安装在船上的“拍船”,可以随军机动作用,成为当时的重武器。隋朝末年,魏公李密命令护军将军监造抛车,一次制造了300架,称为“将军炮”。

现在的时空水平还处于霹雳车的阶段,凡大城城墙上城门之处必有霹雳车守城。

顾清仪知道弹丸是个好东西,方便携带易发射,但是霹雳车又不能随军移动,而且块头大,拉一辆车不知道费多少人力,于是就绞尽脑汁想到了拍车,拍车这个名字太平凡了,没有震慑力,于是就借用了将军炮的名号,多威武。

她画出简易图,让木工铁匠弄了两个月有余才出了第一辆,只是那时候拓跋狄早已经去了幽州,后来董大成走的也急,将军炮只带走一架,剩下的一架原本在鹘州,本想到匈奴突然攻城,顾清仪就让人连夜送来给了顾逸疏。

殷启还在鹘州继续督造,这边顾逸疏带着将军炮踏上征程。

幽州还没有弹丸面世的消息,没想到并州就要开第一炮了,世事真是难料。

顾逸疏带人隐在暗处,硬生生的等着匈奴攻了一天城守兵,他只有三千人马,匈奴兵据说有万余,想要一击而胜,必须要沉得住气,把握时机。

夜半时分,正是人困马乏时,匈奴的守卫也最薄弱。

顾逸疏让人提前将十几枚弹丸埋于地下,做好引线,算好距离,然后等时辰一到,摇动将军炮对准敌军正中心的位置,将弹丸点燃,随着一声呼啸,众人紧紧盯着半空中的引线发出的呲呲声带着丝丝光芒落入敌军休息的营帐中心。

“砰”的一声巨响,恍若天雷劈空,巨大的火光伴随而起照亮了半边天空。

一声巨响,不仅让敌营惊慌失措乱了起来,阳邑城墙之上火光大亮,显然守军也被惊动了,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顾逸疏紧盯着前方,看到敌营的情况,立刻说道:“放!”

又一枚弹丸划过夜空,熟悉的声响让人不由得颤动,怎么回事,到底发生了什么?

武滨的眼睛里闪烁着异光,激动地紧抓着城墙凝视着乱成一团的敌营,猛地转头看向华超,声音中带着丝丝颤抖,“大人,那是什么?”

华超摇摇头,“声若雷震,火光飞射,从未听说过此物。”

“是不是我们的援军到了?晋阳发兵了?”除此之外,武滨实在是想不到现在有谁能来救他们。

华超不语凝视着远方,他能如此镇定,但是守城的兵士们早已经高兴地大声呼喊,援兵来了,援兵来了,他们有救了!

华超长舒一口气,拔出长剑,“所有人跟我出城!”

敌军大乱正是趁势追击的好机会,正好与援军夹击,这几日憋在肚子中的郁气,终于有机会一泄而出!

阳邑将士几乎是倾巢而出,像一柄利剑冲向敌阵。

这边出城追击,敌军被弹丸炸伤之后尤其是那闷雷一般的巨响让他们心惊胆战,再也不敢恋战拔腿就跑。

这一跑,就跑进了顾逸疏之前令人安排好的雷区。

随着一枚枚弹丸被引燃,敌人所到之处弹丸炸响,哀嚎救命声不绝,弹丸用尽,城外鏖战之地,顾逸疏带人冲了上去。

第207章 207不能心软不要害怕

在火光之中,与武滨率领的守军汇合,绞杀匈奴残部。

阳邑大胜的消息传回晋阳,军心大振,尤其是弹丸功不可没,并州上下士气昂扬,与当初被匈奴围困时的沮丧截然不同。

此次增援阳邑是顾逸疏带兵,这一战让他在并州名气大涨,小郎君的称号再不是虚言。

虎父无犬子的话不时就能从众人口中听到,再者刺史府上下官员又想到顾家祖上的威名,当真是令人感慨不已,似乎他们又看到了那个曾经显赫一时的顾家又回来了。

范羡这次也跟着顾逸疏增援,也是他先一步回晋阳报喜,胳膊上的伤口还在痛,但是面上的笑容没有消失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