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探头探脑的上官迟观察了他半天,也没看出来他的打算。
遗憾地收回目光,在少府递来的奏折上也写了句“改成新推行的奏折格式再上奏”。
这样批折子快得多,不愧是老前辈啊。
晏怜也没有再去找陆徽第二次,对这种聪明人,一次足矣,要肯定答复也没什么意义。
但陆徽最终还是给出令他和萧云都很满意的行动。
在湘州的澄县,济县等地方,有百姓自发地修建了大型的“宸王破浪”雕塑或是墙面的浮雕,用以感谢当今天子对湘州的帮助。
之所以叫做“宸王破浪”,面是因为萧云如今刚登基,还没有改元,也不可能活着的时候就拥有庙号,使用“宸王”这个封号来避讳帝王的名称。
奏折中的“百姓”自然也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各地的士族。
这些雕塑的建造,代表的是万民的感激,与“天子治国乃民心所向”的含义。
本来以为老爷子最多搞张“万民书”来糊弄自己的萧云非常高兴,扭头就把苏丞相关于官员调动的折子给打回去,批复一句“不急,等科考结束再补充官员”。
湘州整出了雕塑,刚刚平定的和州也不敢落后,搞出了各种歌颂天子的工艺品,乃至于戏曲和隐射现实的作品。
一时间,人人都在夸赞萧云是一个好皇帝。
哪怕是消息闭塞的人,听到街上的歌谣,也会对她有着很高的好感。
正当她的名声到达顶点时,复州外的异族投降纳贡的消息也传至京城。
这是前面几位皇帝都没能做到的。
在过去的近百年时间中,哪怕是战败,他们也只是赔些牛羊马匹意思一下。
答应每年都纳贡,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被彻底打服气,害怕被盛国的军队赶尽杀绝,收走领土。
一时之间,萧云上朝时再也听不到一点儿不同的意见。
哪怕她有时候因为没睡好,精神恍惚,以至于说出“昨天跟你说的事情(其实是打算今天说),今天晚上把方案交上来”这种话,对方也一咬牙,点头说一定准时交。
萧云有些担心自己在这样盛的名望中迷失自我,也有些想谢攸了。
在他面前,她总是更能看清自我。
也不知道他考虑得怎么样了,要是再晚,苏丞相可就撑不住了。
第161章 正文完结
这几个月里, 谢攸在打理族务,为可能的上京做准备。
他们谢氏,虽不至于说“全族皆系于一身”, 但也确实很多事情都要他安排和决定。
在权利交接得差不多的时候, 重新散权是很费时费力,也得不到支持的。
这期间他也想过,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杨谷答应把女儿嫁给他。
答案是几乎没有。
因为人家的需求一直很明确。
钱财利益不缺,人手也不缺,如今在商业上也畅通无阻。
只有一点是他想要的, 那就是权利。
而这正是谢氏一直以来放弃和回避的东西。
御史大夫倒是手中有权利, 还没有在新旧两朝交替的时候, 被踢下去。
但总不能让他大伯给杨谷上位,他还没有失去理智到这份上。
所以,如果想让杨谷满意, 他就只有入朝这一条路可走。
入朝。
几乎没有在他的规划中出现过。
考虑到这里,就不得不考虑一下两人的感情,审视自我。
谢攸的一生非常顺遂,出身上佳,亲人和睦, 天赋卓越,几乎没遇到挫折。
所拥有的,他会珍惜。
尚未得到的, 他没有太多的执念。
或许是人活在世上终究不可能无欲无求,也或许是难得的才值得动心, 他少数几次动了占有之心,都难以得到。
“或许, 我应该放手,这样对她对我都好。”
谢攸的三叔眼露欣喜:“所以我的鹦鹉不用送了吗?”
谢攸:“昨日的棋我已经赢了。”
三叔:“快滚,我行李都给你收拾好了。”
谢攸没说话。
谢三叔连叹了好几声气,说:“你这孩子从小就懂事,没怎么让我们操过心,也把弟弟妹妹照顾得很好。难得犯几回犟,我们又怎么不愿意包容呢?”
“我们也还没老,从前是怎样,之后还是怎样就行了。你想找个喜欢的姑娘也不容易,快去吧。”
谢三叔将自己的宝贝鹦鹉塞到谢攸的手中,闭了闭眼睛,又说了句中肯的话:“爱之深者,无法忍受其受一丝欺辱轻慢,你是如此,你的爹娘亲眷也是如此,少带她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