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驾, 快来人护驾——”
大家这下不能再视而不见,纷纷朝着萧云的方向跑过来。
但还没等他们跑过来, 那大蛇就嗖得一下窜走,很快消失在山林里。
于是众人又拜伏下来,改口说:“陛下乃真龙天子,万毒不侵,令诸邪退散。”
出门戴了某驱虫香囊的萧云神色淡淡。
心里给师尊点了一百个赞。
正当大家准备收拾收拾,继续上路时。
另一位负责扶灵的温亲王却突然提出了异议:“蛇仙拦路,是为不吉,应另择吉时,先帝的灵柩也被震开,需送回行宫重新装殓。”
萧云眯起眼:“皇叔所言不无道理,来啊,召集在场的宗亲,共同商讨接下来的安排。”
在场的宗亲,没有一百也有几十。
好歹是宗亲,很多都是长辈,侍从们都给安排上座椅,一群人很快就将附近不大的一块空地填满。
萧云扫视全场,梳理了他们的关系。
在场的一共有十位亲王,其中三位是她的兄弟(过去的三皇子,八皇子,十皇子),四位世袭宗亲,还有三位是先帝的兄弟。
先帝打压兄弟是非常厉害的,在太子时期就不允许任何兄弟越过自己,把他们看作臣子而非亲人(先帝对臣子是啥态度大家都清楚)。
但现实是,“被泪水模糊视线不慎掉进坑中”的克亲王和“为先帝发声”的温亲王都是先帝的弟兄。
个中深意,值得品味。
负责此次送灵的禁军将领跪在人群中间,疯狂澄清:“负责检查出行道路的并非属下,而是姬罗将军。”
姬罗将军。
萧云对此人有点印象。
当初为了杀死厉王世子,她假扮成前太尉的孙女混进服劳役的人群,就是这位姬将军提供的方便。
这是前太尉一系的将领。
但前太尉已经被先帝赐死很久了,底下的该各奔前程了才对。
怎么一直静悄悄的?
觉得她受刺的事情才是引发厉王反叛的根本原因,将太尉被赐死的事情算到她头上了?
萧云不知道的是,她的猜测非常接近事实。
前太尉一系的武将不仅迁怒她,还痛恨厉王的人。
结果她对厉王留下的军队采取了怀柔政策,还重用了张能和李四。
还一直没有启用他们。
他们自然心中有了怨气。
萧云如果知道他们的想法,只会说:你不主动还想有故事,谁有空理你啊。
而且原著中,皇城两次被攻破都非常容易,足以说明这群人的废物。
尽管如此,她也对会利用职务谋私的姬罗存有怀疑:“他没有随行?”
禁军将领:“未曾。”
“将姬罗革职,命廷尉府即刻提审。”
萧云随即看向其余人:“未曾发现路面陷落,是姬罗之责,但事已至此,诸位还是与朕一同商讨该如何处理。”
先问责直接负责人,然后再讨论善后处理。
非常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
但偏偏有人要将这件事定义为玄学。
“今日所遇大蛇,是不祥之事,恐苍天不满,陛下不打算将国师请过来问一问他是如何卜算的吉时和路线的么?”
因为帝陵的一些不可说的原因,国师先一步到了帝陵那边准备仪式,并作为话事人,阻止别人探索帝陵内部。
萧云瞥了温亲王一眼:“照皇叔这么说,国丧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触怒苍天或是父皇的在天之灵,不若将奉常府,宗人府还有在场的诸位都先抓起来,审一审你们是否有不敬之处,亵渎之心?”
她这话一出,他们都坐不住了,纷纷起来告罪。
萧云:“好了,你们也看到,那条温亲王所说的蛇仙,见到朕后仓皇逃窜,显然不是什么仙家,而是邪祟。所以也称不上是警告,更可能是意图侵扰父皇的遗体,窃取龙气。”
从和州回来后就成为宗亲新贵,当上铁杆皇党的佑郡王立刻接了她的话:“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再发生,我们应该早些将先帝的灵柩送入帝陵,及时举行仪式才好。”
一些宗亲不想被卷进事端,也纷纷附和。
温亲王的脸色不好看起来,顾忌着新帝脾气不好,暂时没有说话。
那被救上来的克亲王在喝下安神汤之后,仿佛回了神,说道:“不管怎么说,皇兄灵柩有损,不能就这么送去帝陵。”
萧云:“少府有备用的,此刻就在另一侧路上随行,事情刚发生时,朕就派人去通知了,算算时间,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