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州的瘟疫没有扩散开,复州外的异族此刻也在被张能按着打。
在救国一事上,她应当是成功的。
而在个人的成就上,她从穿过来到当上皇帝,一共也没花到两年。
除了原主本来就是内定太子之外,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除了苏丞相之外的人太菜,而她有原著加持能够坑到苏丞相,另一方面就是她很肝,有时候一个月做的那些事情就够别人忙活好几年的。
这两年,她可以毫不愧疚地说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做到常人所不能及的事情。
以前公司里的卷王都没她卷。
总结了自己的成果之后,萧云又展望了一下未来。
一直到女主十五岁,国内都没有什么大灾了。
但原著中,只有人很少的苍州以及谢氏所在的翰州没有出大乱子。
等皇城被破,皇帝被俘虏之后,会有坊州匪患(已提前解决),复州异族入侵(正在提前解决),会州同州各支持一名皇子成为新帝(两名皇子都被她噶了,她也跟杨氏和傅氏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息州豪强割据(这地方穷,朝廷不倒他们不敢有动作)等一系列事情。
好耶,都没什么大问题。
萧云高兴地站起身,意气风发地说了句“众爱卿平身”,又发表了一番“大家跟我好好干,国家和我们都会有光明的未来”的指导意见。
然后是大赦天下和封官。
首先就是遵从遗诏,将杨谷的右相职位撤销,以国师、苏丞相与御史大夫为新三公,并以国师为三公之首(之前皇帝有下旨说国师为超一品)。
然后另立内阁,也就是直属于皇帝本人的秘书处。
以陆氏族长陆徽为内阁首辅,杨谷为内阁大学士,师宣、上官迟为内阁学士。
又点了些成绩亮眼的年轻人进去给他们打下手。
在设置内阁的时候,萧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
皇帝搞的这一手,她短期内不能做太大的变动,就算要动,国师是绝对不会动的,御史大夫也暂时没法退休。
苏丞相倒是等一手破绽就能赶下台。
她想给谢攸留一个三公之位,谢攸若是在御史大夫辞官之后接任御史大夫,说出去像是他大伯被他赶下台的一样,不好听。
苏丞相的丞相之位又只有一个。
她原本是要给陆徽的,现在杨谷被赶下三公之位也不是很好安抚。
三选一,她还是想选谢攸。
又不能将另外两人放着不管,所以最佳方案是创造出实权在九卿之上,能够直接参与政治决策的高位。
从自家的历史上扒一扒,就让她发现内阁这个好东西。
既能解决她眼下的问题,又能够进一步将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
萧云提出内阁时候的,大臣们并未察觉到不对。
对他们来讲,这是太子府官员的整体平移,干的还是那些帮她处理折子的活。
之所以听起来这么厉害,是为了给陆徽和杨谷面子。
但陆徽当然不会这么觉得,他一听,就知道这是一个凌驾在九卿之上,独立在三公之外,甚至能够驳回三公决定的政治机构。
他对付苏丞相的机会来了。
陆徽鱼不钓了,儿子也不骂了,直接收拾收拾,赶去京城赴任。
杨谷一看陆氏的族长都这么积极,悟出来内阁是个好地方,立刻就开解了自己。
他从前当右相,是给苏丞相当副手,现在在内阁当大学士,是给陆首辅当副手,后者不比前者强?
萧云见他如此上道,很是欣慰地将他的八女儿(也就是她的马甲)收为义妹,封为公主。
当上皇帝和当太子后期的日常并没有太多区别。
她只是从垂帘听政变成了坐在龙椅上听政,每天下朝之后还分两三个时辰去给皇帝守孝,大体的工作模式没什么变化。
浪费时间守孝,导致她的工作非常繁忙。
从996直接进化成007。
忙得昏天黑地,以至于夜无明回来时,她根本没想起来去见他。
夜无明愤怒,冷漠,最后变成了哀怨。
第156章
说真的, 萧云是真给男主忘了。
毕竟武侠梦这种东西,在忙得飞起的时候,完全没空去畅想。
也没空当时间管理大师, 同时用两个身份活动。
被她派去寻找绝世武功的夜无明自然也被她给忘记了。
她知道这事的时候, 还是给夜无明请的先生说“这孩子似乎在为什么事情困扰,心情极差,无法专心学习”。
不能专心学习,对于夜无明来说,可以说是遇到了极为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