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头望去,只见到这些人眼中的失望和躲避。
“此次,是皇兄我做得不对。”二皇子扯了扯嘴,选择低头,“我愿为澄县捐银一百万两用于重建屋舍,并自请禁足半年。”
他自以为退得足够多,太子却好像被他气笑了一样。
“死了那么多百姓,那么多人流离失所,就值皇兄你禁足半年?”
二皇子皱眉:“那你要如何?”
萧云没有回答,转而问其他大臣,应该怎么惩罚治灾不利,反倒害了那么多人的二皇子。
朝臣们知道她这么问,肯定是想摁死二皇子。
便纷纷大着胆子开始提建议。
“作出如此恶行,不堪为王,应当革除王位。”
“二皇子本就被陛下贬为庶人,蒙恩回朝,却不知悔过,不若请陛下再收回他的玉碟,重新将他贬为庶人?”
二皇子一听这话,不得了。
直接咆哮:“不可以,你们不能这么对我!我要见父皇!”
“父皇有旨,没有他的传召,任何人不得打扰。”萧云淡淡地说,“不过此事确实要看父皇的意思,先暂停二皇子的亲王待遇,收押宗人府,待父皇定夺。”
二皇子被拖下去之后。
内廷总管才姗姗来迟,恭敬地对萧云行了一礼,说:“湘州先前水势凶险,陛下和娘娘一直担心您的安危,奴才待他们问一句:一切可好?”
萧云:“托父皇和娘娘的福,平安归来。只是见民生疾苦,一直寝食难安,消瘦了不少。”
众大臣:“……”
“此事并非殿下之过,还请殿下宽心些。”内廷总管面不改色地宽慰了句,又说,“我此来,是带了陛下的三项旨意。”
萧云低头,微微弓腰。
其余大臣则都跪在地上,等待他宣旨。
内廷总管:“国师于冬至日祭神,使湘州连日大雨停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此乃可昭天下之壮举,可流万世之善行。”
“为表其功德,今着升国师为超一品官,列位于三公之上。百年后入太庙受后世帝王供奉,赐……”
一系列夸张的奖励都落到了国师的身上。
仿佛湘州水灾能够没造成太大的损失,都是因为国师主持了那场祭祀。
朝廷上一瞬间非常寂静。
朝臣们连呼吸都不敢太重,怕惹到太子。
但是太子很开心。
萧云打从一开始,就是想借着这件事将她师尊的名望给抬起来。
皇帝老疑心病了,成天担心她这个太子过得太顺利不把他放在眼里,也很不希望她的威望过高,自然不会让她领下这么大的功劳。
那就只能安给国师。
或许也有想借这件事,挑拨他们师徒关系的用意。
但这是他们提前就说好的事情。
别说是产生隔阂了,不聚在一起笑他这个皇帝老儿天真就算不错了。
在这道旨意宣读完之后。
几乎不上朝的国师缓缓走入大殿,享受了一把位列三公之前的待遇,接旨之后又发表了一番感言,再施施然离开。
全过程都显得宠辱不惊,若世外高人一般淡然。
惹得许多人都高看了他一眼。
内廷总管接着宣读了第二道圣旨。
月贵妃的封后圣旨。
这一次朝臣更加沉默了。
他们突然意识到事情变得不简单起来。
因为但凡皇帝还有一丝理智,都不会下这样一道圣旨。
月贵妃可是夜国人。
而且之前还当过夜国的太子妃!
朝臣纷纷进言,让皇帝三思,让太子赶紧去劝皇帝放弃封后。
内廷总管只管念圣旨,念完之后,马不停蹄地开始念第三道圣旨。
皇帝要赐死二皇子。
刚支棱起来跟皇帝作对的朝臣又都沉默了。
这要是太子上报之后,皇帝才下旨说杀二皇子,他们可能会说是太子以公徇私,想借机铲除政敌。
但太子还没进后宫见皇帝,皇帝就自己下旨说要杀二皇子。
他们就只能认为这是皇帝自己的想法。
但真的是皇帝自己的想法么?
他们有些不可置信地与周围人对视,皆看到对方眼中的一片茫然。
萧云在幕篱下悄悄地勾起唇。
当然不是皇帝自己突然起意要杀自己二儿子。
她虽然一进宫就是上朝,没有往后宫去,可后宫与官府里如今都是她的人,她想让皇帝听到什么消息,皇帝就一定会知道。
她让人将湘州的灾情总结,与湘州官员联名上书,希望天子下罪己状以平民愤的折子放在十三曹的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