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愉快地当起甩手掌柜,回朱鸾巷去耍了。
谢大公子的回信到了。
京城和翰州云穆之间不仅距离不短,还隔着一片大山,正常的信件来回都要半个月打底。
十来天就能收到回信,已经可以称为迅速。
更令人惊喜的是随信一起送到的礼物。
木箱里装着冰块,冰块中间是一尺多长的长方形玉盒,及以一个圆的玉盒。
圆玉盒里装着散发着桃花香气的桃色胭脂。
而长方形的玉盒里,是泡在透明药水中,鲜艳若在枝头的一枝桃花。
玉盒顶端刻着桃花和一句话。
“云穆早春,见窗外桃花灼灼,忆冬日红梅,憾不能同见此景,聊赠一枝。”
萧云的手轻轻地拂过上面的字,似乎能够体会到对方刻字时的心情。
如同尽心保存一枝易凋零的花那样,小心地呵护着这份远隔山海的恋情。
便是急在眉梢的思慕,也要宛转如流水地表达。
相思之苦,如蛛丝缠心。
她如今也能体会了。
拆开谢攸寄来的信件,萧云逐字逐句地读着,然后无奈地发现谢大公子只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近况,表示已经在二月初接任家主,代祖父管理家族事务。
其余的全是在讲时局。
讲到和州的天灾渐渐进入尾声,但是人祸还远远没有停止,红云教的势力已经扩张到柳平县,而东武王似乎也有反意。
跟她派去潜伏在红看完介文加Qq裙,幺五二二七五二爸以教中的探子搭上线后,他的三弟谢逸决定停止扮演商人,脱离马甲之后暂时在州府隐居。
最迟四月,朝廷就要将在和州的人手召回,他建议她届时让李四留在和州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叛乱。
还预判了苏丞相那边会拿什么理由来针对杨氏和太子。
最后十分委婉地表示:太子做事似乎有些太急和不留情面,恐怕会为身边的人招致祸患,并列举出可能出现的困境。
可以说短短的一封信,里面满满都是干货。
萧云却缓缓地捂住脸:“他该不会……”
该不会觉得她只想看这些,给他寄信也只是为了白嫖他的脑力劳动吧!
她没有不解风情到这份上!
颇为心虚地将信纸装回去压进箱底,萧云拿起笔就洋洋洒洒地写了好几页。
说“京城还是好冷,感谢大公子二月份就让小女子看到了桃花”,也说“弟弟现在也比以前懂事了,一看就是跟着五公子学好了”,又说什么“听闻云穆春日湖上烟云弥漫宛若仙境,真遗憾不能跟你一起看”,字字讨好,务必要让对方感受到她的真心。
最后再真诚地感谢对方的总结和提醒,表示自己这边会提前准备对策。
至于对太子的隐隐指责。
太子殿下只能无奈地在心中表示:她确实急啊。
咋能不急呢?
按照原著时间线,四年之后,盛国就要名存实亡了。
现在厉王那边是被她打压住了,可还是有巨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她每天看着从各处送来的奏折,都想把猪队友挂在火上烤。
真没空把太多的时间放在党争上,不然她也不会多次放过苏丞相。
逐渐削弱而非直接激化矛盾,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有些焦虑的萧云将信封好让人寄出去,再打开和州送来的财报缓解心情。
杨氏赶在年前派出去的一支商队已经回来了,平渠县的小商品卖得很快,尤其是各地特产造型的工艺品,还没有走过几个城池就卖空了。
平安符之类寓意美好的挂件,备货量大,销量也很稳定,客人很喜欢在买其他东西的时候搭着买点。
一些在运输过程破损或出现瑕疵的,也被杨氏自费买下,作为其他商品的赠品。
一趟的利润平摊到平渠县的工人身上并不多,但等其他的商队都回来,加起来也能够让他们在粮价调控得当的情况下,买到足以度过春日的口粮。
除此之外,杨氏商队还带回了一些外地的特产,交给平渠县的人研究。
不必她牵头,两方都有长期合作的意向。
杨英蕤也给她传了好消息。
她让人研究的那些香皂香膏胭脂护肤品,还有阿胶制成的阿胶糕都得到了上流贵妇圈的认可,卖的非常不错,收益已经覆盖成本,开始盈利了。
能这么快,当然也有杨氏和叶氏都给她当经销商,担了名声的原因。
杨英蕤和叶南琴两个小姑娘作为家族派出来主事的人,赚了不少的同时,也都提升了家族地位。
她们准备在芒种前后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