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最近对自己的名声还算爱惜(毕竟他的功德关系到他升天后的地位),听到这话后略一思索,觉得好像确实少了。
二千石的俸禄,杨谷活一辈子都赚不回自己捐出去的一个零头。
但是爵位啥的他又不想给。
盛国的贵族已经够多了,光是发这些人的钱都让他肉痛,恨不得把他们通通绞杀。
皇帝:“你有什么主意?”
内廷总管小心翼翼地说:“自前太尉畏罪自杀后,陛下迟迟未确立太尉人选,朝中的大人们为此上过许多次折子,说三公之位不可久悬。”
皇帝看他一眼,没好气地说:“你看杨谷是能管兵的人?我让他当太尉,才是真正地被天下人笑话。”
“不不不。”内廷总管连忙否认,“奴才觉得,总领天下兵马一事,合该由陛下您亲自来,实不需他人代劳。”
皇帝一听,神色满意中透着得意,显然是被拍对了马屁。
内廷总管又道:“陛下何不效仿先人,以左丞相,右丞相,御史大夫为三公,给杨大人一个右相的位置,再将十三曹迁出丞相府,另立官邸,由两位丞相共同署理?”
在过去,三公以丞相为尊,太尉次之,御史大夫最末。
改成左右丞相之后,依然以左相为尊,但左相与右相共享权柄,实际地位差不太多,可互相制约,互相监视。
御史大夫的地位也可借着这种模式,再提一提。
最重要的是,十三曹迁出之后,苏丞相对政务的把控将大不如前。
这对皇帝来说,比之前的那一通乱七八糟的操作都要管用。
一下子解决了心头的两个问题,无极宫里充斥着皇帝猖狂的笑声。
次日,萧云以杨环的身份来到杨府。
知道自己即将位列三公的杨谷直接站在门口等她,亲自为她引路去书房。
“女儿这次回来,为父亲带了件礼物。”萧云打开带来的简朴木盒,从里面取出一件棉布的外袍披在杨谷的身上。
“从今日起,大人就是个两袖清风的好官了,在家如何,外人不知晓,出门了可要多多注意。”
在夙愿即将得到实现的当下,杨谷心情极为美丽,对于装穷非但没有难受反而感到一丝新奇,连连夸奖她贴心。
萧云:“将你的钱藏好,再把那些东西完完整整,没有任何纰漏地送去城外,谁来问,你都要按照我们说好的数量答,知道吗?”
杨谷所谓的捐掉另外半边家产,只是捐了一小部分,另外的全是按照太子吩咐的标准,制造出来的假货。
他不敢深思太子要从哪里搞钱赈灾,也不敢多问某些造型固定的赝品是要用来干什么,只再三保证会完美完成殿下的一切要求。
他知道,干过这一票后,自己将会跟太子绑死,再无下船的可能。但都要当上右丞相了,还怕这些干什么?
万事俱备,只差一探皇陵。
在某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萧云悄摸地敲响了谢大公子的房门。
第43章
萧云并没有提前跟谢攸说今晚的事情, 只说自己这几天晚上可能会夜里去找他。
不是不信任他,是有必要降低每一个环节的风险。
敲门后静等一会儿,房门便被从内打开。
谢大公子穿着一身朴素的, 没有任何反光装饰的衣裳, 但依然如玉树临风,风姿卓越。
萧云讪讪地说:“谢公子果然料事如神。”
大晚上的不睡着,衣装整齐,打扮还如此低调,对方绝对是猜到了她要带他去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谢攸好脾气地说:“需要到地方了再告诉我,你准备做何事吗?”
“这倒不必。提前告知你, 你也好做准备。”萧云看了眼已经熄灯的谢衡屋子, 凑到谢攸耳边轻声说了句话。
“太子……让你去做的?”
谢攸的眼神一时非常危险, 只是夜色太过昏暗,萧云没有看到,只当他跟上官迟一样, 是在为太子能做出这种事而震惊。
她选择替自己说话:“殿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和州百姓已经等不起了。”
“嗯。”谢攸应了声,听不出情绪,“我去取些东西。”
说是去取东西,却是进了仆从和弟弟的屋子, 确保他们能够“熟睡”至明天一早。
随后才回自己屋子里取了佩剑,随萧云离开。
用丞相一党的信物乘马车出城,朝着山林的方向行进了一段路程, 进入到军队的驻地中。
张能,上官迟还有不明状况的师宣已经等在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