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在参观的过程中,发现那些在里面劳作的‘正式工’普遍都比较瘦弱矮小,偶尔交谈的时候说的方言也完全听不懂。
和他们北方人的大骨架、方脸来比,这些人应当是南方人,而且是来自偏僻的地方。
所以这就是这家工厂只招收高中生及以上的本地人的原因,他们不缺工人,顶多会缺一些坐办公室的‘文职’。
例如二十多岁的销售经理,本地人且和流水线工人完全不熟。
摸清楚了情况,南学林知道这地方早晚会被国家查到并取缔,尤其是当这一批一批的不合格零件流入市场,会造成一批批消费者上当,并且再也不相信国产。
如何给家里人找到更加合适、安稳的工作,也被他记在了心里。
他哥不擅长和人交流沟通,只会埋头苦干,可以暂时跟在自己身边帮忙,做一些比较机械的工作。
父母那边他还要再想想。
“我也去?”
“嗯,我要在那边待几天,哥给我帮帮忙。”
“好。”一听需要他,南海山立刻答应下来,也没问要他做什么。
回到家,饭已经做好了,南爸爸南妈妈都在等他们,看到两人,赶忙掀开扣在每道菜上的盆,“快来吃饭,就等你们呢。”
“我洗个手就来了。”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南学林主动说起来今天去办事的经历,又夹杂着一些出国这些年的趣事。
只点了一盏煤油灯在桌上,每个人的脸都不太明亮,但笑声哈哈哈的越过了墙壁,传到周围的人家。
廖婶子隐隐约约听到了笑声,推了一把自家男人,“你听听,老南家笑的,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家老二回来了。你说,她说的那话,‘为了建设国家’我怎么不相信呢?”
她男人吸着卷烟,“你少说两句,小树可是咱们胡同第一个大学生,当年可是咱们省的状元,肯定有出息。”
“有什么出息?你说这话我可不乐意听,他比咱们儿子强哪儿了?不就是会考试,长得白白嫩嫩的?要不是他整天招蜂引蝶的,咱儿子能拖到27才结婚?”
廖婶子狠狠的掐了一把,“你这个人,胳膊肘老往外拐!现在咱儿子去沪市打工了,一个月能赚好几百呢,比他强多了!”
男人嘶了一声,挪远了一点,吸着烟不说话。
廖婶子继续絮絮叨叨的,说的都是南学林回来很奇怪、说不定是被人赶回来这样酸了吧唧的话。
但第二天,她这些酸话就说不出口了。
第二天一大早,街道主任乘坐一辆漂亮的小汽车来到胡同口,正巧在廖婶子家门口停下来,胡同窄,车开不进去。
“主任啊,咋还开汽车出来了?这车真好看。”廖婶子上赶着套近乎。
主任随意的挥挥手,“去去去,有正经事呢,别挡道。”然后恭恭敬敬的拉开车门,“领导,胡同太窄了,咱得下来走一段路。”
两个男子从车上下来,“南博士就住在这条胡同啊?”
“是,是,住这儿好多年了,当年高考状元的奖状就是在咱们胡同口拍的照。”
“原来南博士还是状元,果然很优秀。”
“那是那是,小树,啊,南博士从小就聪明,一直都是年纪第一来着。”主任引着两人往里走,说话的语气很恭敬。
他们说话的声音不算小,此时在家的左右邻居全都站在门口看。
“主任,这两位贵人是谁啊?找南家老二的吧 ?”
有胆大又好信的,张口就问,主任看两位领导不介意的样子,于是主任很高兴的给大家介绍,“这是咱们化市规划发展部的王部长,这是化市机械厂李厂长,特意来邀请南博士入职化市机械厂的。”
“嚯。”
“都是大领导!”
第90章 九零年代的海归(6)
“哎哎, 你们知道吗?咱们市的大领导来找南家二小子去上班!”
“真的假的?廖春花不是说小树是在国外混不下去了才回来的?”
“她那话你还真信啊?谁不知道她酸人家陈芳酸了一辈子了,结婚前就比,结婚后有了儿子还要比, 甭理她。”
“这倒也是, 你亲眼看着大领导去找小树了?”
“那可不!咱这胡同不少人都看见,街道主任陪着点头哈腰的, 现在人家领导就在南家呢。”
“现在咱过去, 应该还能看的着, 走?”
左右邻居一拍即合,一起到了南家院子门口,平时家里有人院子门都是不关的, 今天倒是一反常态的关上了,把来看热闹的人拦住, 想进去又怕得罪了大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