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曾经意气风发少年得志的一方要员,如今变得格外憔悴,尤其是头发掉落得不少,叫人瞧着很是不忍。
有时世事便是如此。
哪怕你有足够的能力,在真正的天灾面前也会束手无策。
好在萧珩对此事倒是有些印象。
当年天气也是如此,不过那时齐国尚未真正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只是重新占据北齐郡,又偷偷在大梁边疆的几个小城不断来回骚扰。
他们烧杀抢掠,来去自如。
百姓苦不堪言,消息却无法真正传回京城。
皇子们忙着铲除异己,朝中简直乱成了一锅粥,梁帝被他们烦得屡屡头疼发作,便是想要处理政事都难。
海陵郡郡守到京城报备此事时,连圣上的面都没见到。
身为太子,萧衍正因萧墨的指控被梁帝怀疑,储位岌岌可危。
他哪里有空管这些地方上的闲事?不过是将消息压下,继续忙着与大皇兄斗法。
而萧珩之所以有印象,则是因为当时萧衍将消息压下后,也有些害怕万一将来真出什么大事,会将罪过怪到他头上。
于是这件事理所当然便交给了他最好的同胞兄弟。
当时的萧珩并没有想太多。
他本就一心帮着太子,能为兄长分忧略尽绵薄之力,自然乐意。
不过朝局混乱,彼时他又被削去爵位并无职位在身,更毫无掌权之力,虽有当朝太子的命令要他全权处理此事,底下人却未必会听。
上有威不可测的天灾,下有情况未知的农田。
YST
前有其实根本不曾将他放在心上,只是单纯将他当作替罪羊,甚至想要故意以此谋害、陷害他的兄长。
后有不听指挥,甚至因站位敌对而故意为难不断使绊子的官员。
萧珩步履艰难。
想要将此事处理妥当,却处处碰壁难以成行。
但也许是他命好,也许是上天相助。
他四处吃苦处处不顺的情况下,海陵郡竟一天天暖和起来。
预料中最坏的那种气温突然变暖的情况并未发生,而是就这般慢慢升温,且中途有一阵又降了温。
才刚孵化出的虫卵甚至还没能活两日,便又被冻死了。
如此一来,萧珩费尽心力运去的药也有了足够的时间派上用场。
于是这一年,想象中的病虫害根本不曾发生。
虽说因气温太低的缘故,种子初期发芽的状态不算太好,但之后补种施肥,也算将粮食的产量维系到差不多与往年持平。
萧珩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萧衍时,他显得有些愣怔。
温润如玉的太子殿下低着头也不知在想什么,片刻后才满脸笑容地柔声道:“辛苦六弟了,而今看来,连上苍都是站在咱们这一边的。”
“你又替孤办成了件大事。”
后来,此事被上报给梁帝,功劳自然算在了萧衍头上。
能解黎民之困,萧墨之前那些无关紧要的指控就变得不那么重要起来,太子储位得以巩固,就连支持他的朝臣都又多了一些。
放下手中奏折,萧珩的视线落在不远处的烛火。
谁能料到呢,他曾经那般天真那般幼稚,一心只想着血脉亲情,竟从未怀疑过萧衍分毫。
而如今想来,也许真是老天都看不过眼。
所以才一直在帮他,一直在默默给他暗示,只可惜他自己糊涂,即便如此,也还是一次次落入旁人圈套,最终迈向死亡。
好在如今这一切都已经过去。
萧珩将奏折放到身旁的案桌上。
粮食大事,事关天下百姓。
虽说此事他曾在那个古怪的梦中遇到过,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该提前做些准备。
重新拿出一张纸来,提笔将建议的方案写完。
萧珩又另写了关于金氏一族的相关事宜,才起身道:“将这个给父皇送去。”
自有小太监赶紧进来,手脚麻利地接过。
待殿中再次恢复安静,萧珩才叹息一声:“可惜了,尚未发生的事还有能妥善解决的可能,已经发生的,便是孤也无能为力了。”
其实再想想,早在金岷当年在北齐与韩鸣初见,便已注定结局。
萧珩不是没有想过,若是自己早些遇到他,救了他,结局会不会不同——但转念再一想,这其实根本没有如果,亦无可能。
当年的萧珩才多大?大约尚在襁褓。
他连自己的未来是如何都不可知,又怎么去改变旁人的结局?
林黎也颇为感慨,却道:“其实殿下已经改变了他的命运,否则他被齐人控制,还不知要继续受多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