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嵘笑容顿失。
孙固的胡子都给气歪了,手中的长戒尺重重一拍桌案:“这等离经叛道之徒,老夫教不了,来人来人,老夫要见陛下!”
作者有话说:
字数有点少,争取明天多更点,就在昨天,我和家属都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今天家属羊了,高烧,我现在浑身酸痛……没发烧,但感觉差不多了……
祝宝子们健健康康,没羊的别羊,羊了的都是好株株!
第43章 、奏对
乾清宫西暖阁。
皇帝正与王勉、李怀英等四位阁臣议论政事。
太*祖皇帝建国之初, 规定一日一朝,后世君王没有太*祖的勤奋,早朝逐渐松弛, 到了先帝时, 逐渐演变为一月一朝, 直到当今天子即位,才又恢复国初的朝会制度, 并时常进行午朝, 碰到棘手的政事,往往要跟阁臣们商讨到深夜,实在是勤政爱民的典范。
宫人入内添炭,望着似明似灭的炭火, 皇帝以巾帕掩口, 重重咳了几声。
阁臣们面带担忧。王勉起身道:“未能担君之忧,都是臣下无能,陛下近来圣躬欠安,当以修养玉体为首要, 切勿太过操劳。”
皇帝摆手让他坐, 自嘲道:“都是为了宗庙社稷,后世子孙, 朕从先帝手上接过一个千疮百孔的江山,不能再将它原封不动交予儿孙。朕多做一分, 朝廷就更清明一分, 朕勤政一分,后继之君便会多效仿一分, 为人君父当以身作则, 社稷方能长治久安。”
四人唏嘘一声, 齐声道:“陛下圣明。”
恰适时,太监入内禀报,翰林院侍读学士孙固求见。
皇帝把脸一沉,面露不悦:“愈发没有规矩了,没见朕和几位阁老在议事吗?”
太监忙跪地:“奴婢说了,可孙学士在殿外站着不肯走,开春天寒,奴婢怕把他老人家冻出个好歹……”
皇帝听了,便知是学堂里出了什么事,且不是什么小事。
“传吧。”他吩咐一声。
孙固进入殿内,揽袍跪地行礼。
皇帝急于继续议事,抬手打断了他:“孙卿,免礼。”
孙固这才起身,像四位阁老颔首示意。
“孙卿素来稳重,出了什么事,这般着急见朕?”皇帝问。
孙固忙将早上发生的事原原本本讲给了皇帝,讲到八哥学舌的时候,皇帝和王勉尚能维持仪态,另外三位阁老不是抿嘴就是侧目,显然都在忍笑。
皇帝轻咳一声:“有这等事?”
“是,陛下。”孙固道。
“是初犯吗?”皇帝很清楚孙固的为人,事事往君王面前打小报告,那是昏庸无能的表现,孙固不是这样的人。
“回陛下,不是第一回 了。”孙固的表情难以名状:“吴王子读书一向心不在焉,年前,臣给他讲燎麻照读的故事,王子甚为感动,信誓旦旦,决心像先贤那般洗心革面、刻苦攻读,臣颇感欣慰。谁知次日,王子竟然逃学了,臣叫来他的伴当询问去向,那伴当说,采麻杆去了,要燎麻照读。”
众人:“……”
孙固话匣一打开,便是不吐不快道:“臣事后万分庆幸,讲的是燎麻照读,不是凿壁偷光,不然殿墙都要被他给拆了。”
三人格外想笑了,但见皇帝面色铁青,强忍了下来。其中李怀英性情最是温吞,在家中对子侄后辈极为宽和,他开口道:“陛下息怒,吴王子年纪尚小,慢慢教导便是。”
此言一出,余下位阁臣纷纷附和,可皇帝的脸色并未好转半分。
“传他们过来。”皇帝沉声道。
太监应一声前去皇极门传旨,约一刻钟后,祁屹和祁嵘被带至御前,叩首请安。
皇帝拿孙固的话去问,祁嵘供认不讳,没有一句辩解,态度乖觉。
皇帝又问:“你可知错?”
祁嵘一脸恳切的说:“臣知错……臣教鸟无方,口出秽语冒犯了孙师傅,回去必定教它痛改前非重新做鸟,再带它去向孙师傅请罪。”
“还……”孙固险些在御前失仪,还来?!
四位阁臣皆哑口无言,做官做到这个位置,所思所想无不比常人长远几步,譬如眼前这位小王子,那是精挑细选作为嗣子的候选人骗到……啊不是,是召到宫里来的。可这孩子,怎么好像缺点什么似的。
亏得皇帝拼上半世修养,还能坐得住,只是斥责道:“祁嵘,你胡闹的过头了。自古天地君亲师,你地位再尊贵,孙学士都是你的老师。旷课逃学,戏弄师傅,小小年纪这般胆大妄为,若不严加管束,将来可还了得?”
皇帝朝暖阁外唤一声:“来人。”
祁屹却跪下来,诚惶诚恐道:“陛下息怒,臣身为兄长,未能约束弟弟,臣有失职之过,陛下若要责罚,臣一力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