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里还有一块粉色手纸。
“放这上面。”
看到那纸,云团团又想到贺之亦带着些强迫症的洁癖,一边将杏梳放到纸上,一边可认真的对贺之亦强调,“我没随手丢弃垃圾的习惯。”
那很好!
自打云团团开始啃山杏,贺之亦眼里心里都是那山杏核。刚刚他吃下去的那两颗山杏核也是被贺之亦用手纸包着放到了拎包外夹层里。
“我以前认识个人,就有非常严重的强迫症。有一次我们坐地,坐公交车,”差点说成地铁的云团团立马改了口,“公交车上有个妹纸,她肩上有根头发要掉不掉。他看见后就一直盯着那头发,最后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上手将那根头发拿了下来。”
贺之亦没太明白云团团这话是什么意思,转头看云团团示意她继续说。
云团团笑了一下,似是刚从回忆里走出来,“那根头发并不是落发,他伸手将那根头发拽下来的时候,那妹纸头皮吃痛的叫一声,回头发现他手中拿着头发便想也不想的就轮了巴掌过去。”
挨了打,还被骂成流氓,变态。
前排的乘客听到这里,还给总结了一句,“这病得治呀。”
贺之亦:“……”
不过两个小时的车程,说话间便到了。到了县里,云团团并没有直接坐去市里的客车而是征询了一回贺之亦的意思,便厚着脸皮去参观贺之亦的新家了。
几百块钱就能买到的带院平房,云团团是真的想要参观一下。如果可以,她也想要买两套等着升值。
啧,这年头谁会嫌钱多呢。
在听到云团团想要去他家看看时,贺之亦没有什么太特别的表示,但嘴角却微微向上翘了起来。
路过供销社的时候,供销社的人着实不少,不过贺之亦还是让云团团等一等,他进去买了些东西才带着云团团继续往家走。
云团团只带了一个书包和一篮子杏这点行李,这会儿见贺之亦买了东西,也不由想到了上门做客的礼节,从空间里倒腾出两斤白糖放在书包里。
一路走到东瓦胡同时,云团团还在感慨贺之亦这房子买的太值了。
这附近不光有学校,县医院也离这里不算远。不管是居住的便利还是升值空间,都是最优选择。
一直走到胡同深处,他们终于在「东瓦胡同2号」门牌前停了下来。
贺之亦拿出钥匙,推开门请云团团入院,云团团的视线从门牌前收回来又下意识的看了一眼隔壁的「1号」这才迈步进去。
院子能瞧出来是整理过的,但看起来还是有些荒。屋子是砖瓦房,从正面看并不大,但县里的房子大多都是玻璃窗,瞧着就比村里的房子好太多了。而且县里接了电线,家家都有电灯使,住在这里确实比在村里舒服。
没直接进屋,而是在院子里转了两圈。看看院墙,再看看前后院子的大小。
屋子前后有门,前院空荡荡的,后院则明显是个菜园子。虽然现在也荒着,但地里却还有一排去年摘种的葱。不光如此,靠墙还有个简易仓房,从仓房门板的缝隙看去,里面还堆了些柴伙。
看过了院子,云团团又进屋去。
五十来平的房子不算大,但也不算小了。
房子的布局说合理也不合理,但要说不合理又说不上哪不合理。
简单来说这房子被分成了三部分,前后门面对面,中间用一条走廊连接。走廊的西边被分成前后两间屋子,屋子的门走都开在走廊上。两间屋子都有垒火炕,不过前屋的炕能住人,后屋的炕更像是火墙凳子,垒成了个中空的U型。人坐在上面时,中边放张落地桌能吃饭,放张书桌就能读书。人不坐时,上面还能放些瓶瓶罐罐,荤油坛子咸菜缸什么的。
前后两间的隔断墙上开了一扇玻璃窗,也充分保证了后屋的照明。
走廊的东边更像一个反写的数字4。
从后门进去,与西屋后屋对应的地方是一个地锅灶台。灶台前和西屋前屋对应的地方是一个不大的小屋子,小屋子里摆了一张很大的书桌,上面的东西有的是云团团认识的,有的是不认识的。看一眼最上面搭的那一层防灰塑料布,云团团不由看了一眼贺之亦,猜测这是不是他的工作台。
穿过这间小屋子开在东墙上的门则是一间很大的屋子。
也不能说多大,说白了就是这屋子就是没兼并成两间的西屋。
暂且称之为东屋吧。
东屋靠后墙有张炕,炕上还摆了张炕桌,看炕的位置不难发现后门的锅台是烧这个炕的。
参观了一回贺之亦的屋子,云团团发现整个屋子除了两张桌子外,贺之亦的新家真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