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林君熙找到了东西。
沈灵姝忙推着君熙的肩膀将人从内室带出来。
外头两人已经下起了棋。
眼见着天色不早。
林君熙又不乐意江明越借着下棋和沈灵姝交谈颇欢。而自家兄长竟然下棋就真下棋。一直都在看棋局。
眼见着要给江明越做嫁衣。林君熙气坏了。
一局完。
林君熙忙拽着江明越和兄长要告辞。
闹闹哄哄了一午。
沈灵姝终于送走了人,松了口气。
跑回内室寻卫曜。“裴曜、裴公子,裴大人……你在吗?”
轻唤了几声,才见卫曜从横梁上跳下来。
沈灵姝被突然出现的人吓得差点叫出声。
好家伙,原来躲上头去了。
不过看在人帮自己掩护了,没有闹出动静来的份上。
沈灵姝扬起笑脸。露出讨好的笑。“裴小公子,大人有大量。我请你吃茶,不,吃酒。还要多谢小公子这几日的照料,我请你吃酒做谢礼。”
谢礼?
卫曜沉眼,长睫掀起。轻嗤了声。“什么谢礼都能?”
沈灵姝:“什么谢礼?裴小公子不喜欢吃酒么,那么……”
卫曜淡淡:“那小娘子便喊我句‘曜哥哥’?”
卫曜听了一午。
既然能君琢哥哥长君琢哥哥短?不能喊他一句?
第二十九章
“曜哥哥。”一声清清软软的唤声。
这有什么难的?
沈灵姝立马张嘴便喊。
卫曜的脸却沉了。伸了手捏住沈灵姝的脸颊, 咬牙。“小娘子什么人都能喊声‘哥哥’?”
“唔……疼……”沈灵姝不服。“不是你让我喊的吗……”
让她喊,结果自己又要生气。
卫曜冷哼了声松开了手。
沈灵姝揉着被捏疼的脸颊。不满地小声嘀咕:真难伺候……
卫曜准备离开,临走前:“小娘子还欠某谢礼。某先记住了。”
沈灵姝:“……”
*
过了几日。沈灵姝期待许久的上元节遥遥到来。
每逢上元, 长安放夜三日, 不关城门坊门。
百姓们放灯祈愿, 坊内灯会灯楼更是金光璀璨, 盛大辉煌。
皇城兴庆宫前, 金吾四军士兵, 列明阵仗, 盛列旗帜, 皆披黄金甲,衣短绣袍,太常陈乐。①乐伎身着花冠霞帔,宴乐高歌。破阵乐、上元乐……铿锵曲乐遥遥萦绕皇城。
沈灵姝等候上元日等候许久了。
着一身杏黄软绸印花罗襦裙, 外罩桃红绒缎披肩。眉间钿花,耳垂耳珰, 云髻簪钗, 绛唇半边娇, 颊边贴花靥。
一等天黑, 便欢快地带着春桃出府。
太学今儿也放假。
林君琢去了宫中。
林君熙收到了沈府婢女云月送来的沈灵姝的帖子。邀着林君熙今夜一起逛灯会。
林君熙可惜着兄长不能同去。
收拾一番, 准备去和沈灵姝见面。
到了门口, 看见了早早等候的江明越。
长安上元日, 此等热闹, 江明越怎有不凑的道理。
既然要凑, 自然要有长安人带着玩才有趣。
早早赶趟出来蹲守林君熙的江明越如是说。“长安灯会, 传闻有燃灯五万盏,火树银花开的盛景。表兄江南来, 孤陋寡闻久。表妹难道就忍心不带你敬爱的兄长开开眼?”
林君熙怎么不了解自己这个表兄的企图。“得了。你长着腿,出去走走就能看见了,何必跟着我们。”不就是想见灵姝么。
林君熙知道犟不过厚脸皮的江明越,勉为其难让人同行。
云月的传话,是自家小娘子先行,会在太平坊的老槐树下与人汇合。
上元日的长安。灯明如昼,车马塞路。
坊道灯盏璀璨,壮观如簇簇火树银花。
来往成堆为伴的女娘郎君,谈笑风生,熙熙攘攘。
前头。百戏纷呈。
拔河喝声震天;角抵②扣人心弦;耍猴的引得围观者笑语不绝,更有吞铁剑,喷火光……各类杂技引得一片叫好。
江明越跟着人群叫好。
小书童也看得津津有味。
忽闻踏歌声。
前头一看。
灯月相映下,数人踏歌而来。
踏歌在晋朝前期,本是由宫中乐伎演奏,以脚踏地为节拍,边歌边舞,百姓观赏之。后来逐渐演变,百姓们也自发加入其中。到了现在,已成了坊间百姓的上元娱乐之一。
“花萼楼前雨露新,
长安城里太平人。
龙衔火树千重焰,
鸡踏莲花万岁春……③”
随着清亮铿锵的歌谣,踏歌者舞姿随性洒脱,生机欢愉。
江明越抚掌称好。欣赏着,忽一眼就看见了踏歌中一个娇俏身影。丰姿绰约,嫣然纵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