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投入废太子的怀抱(62)

作者:三川北道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第29章

两人一直在假山内绕。

谢砚状似不经意间提起:“说到药,我记得你从小身体不好,是不是经常吃药?”

“我没办法出门太久,不然容易喘不上气,所以从小吃药到大。”路君年看到熟悉的山石,很快带着谢砚往外走。

“看你现在能跟着路恒来太傅府了,可是身体好了?吃的什么灵丹妙药啊?”

“药吃得杂,砚公子若是好奇,回头我让管家列个药方给你送去。”

路君年隐隐觉得路府的药材估计出了问题,但他并没有将自己对药的猜忌说出,毕竟那也只是他的猜测,若是谢砚能从那药方中看出些什么,倒也算是帮了他忙。

谢砚懒懒地答道:“好啊。”

曾柯师和路恒还在谈话,两人站在门外都能听见里面的高谈阔论。

路君年站在廊下,离谢砚有一段距离,谢砚直接推开了房门进去,冲着屋里人就喊:“曾太傅跟谁聊得这么起劲?哟,这不是前几天刚见过的路大人嘛,怎么就这么巧在这儿碰上了!”

“没大没小!”曾柯师严厉地批了一句,却没有太过责备,朗声道:“我正跟路大人谈话呢,你正好,把功课拿来让我跟路大人一起好好评价一番。”

谢砚笑着将书卷递了过去,路君年也适时地进屋坐在了路恒身边,抬头就瞥见书卷上如狂风过境般潦草的笔迹,因为落笔之人写得太快,有些字根本没有抬手就连上了下一个字,随性又狂妄,跟谢砚给人的感觉一样。

曾柯师看到这样的字就把谢砚批了一顿,谢砚一阵插科打诨,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对谢砚的功课进行点评,对有些看不明白的地方,谢砚也回答得头头是道,路君年才惊觉,谢砚比他印象中还要博学。

之前小年在路府还只是初露锋芒,此刻他才真正见识到作为太子培养的未来帝王,思考问题的广度跟他有多大的不同。

三人的政见还是有不同,曾柯师偏保守,路恒想得长远,谢砚则喜欢推陈出新,每当聊到要争吵起来时,路君年都会问起下一道课题,将注意点转移,以免他们各执己见伤了和气。

除了谢砚需要回宫中用膳,路家二人都在太傅府吃的午饭,临走时,曾柯师满脸笑意地拍着路君年的肩说:“来年春天太学堂开课就过来报道吧!”

路君年郑重谢过曾柯师。

街道上过年的气氛更浓了,路君年坐在路府的马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了街边叫卖的冰糖葫芦。

“爹,我想下去买些东西。”路君年转头对路恒说。

路恒在太傅府内喝了酒,正靠在车壁上打盹,听到路君年的话,随意地摆了摆手,说:“去吧,我在这儿等着,让管家跟着你。”

于是,路印文跟着路君年下了马车,在雪地里走过一个又一个商铺,手里的东西越来越多。

冰糖葫芦、驴打滚、清酒摊饼、糖炒栗子……

“少爷若是想吃,让府里厨娘做便是,为何要在外面买这么多吃食?”路印文面上冒着冷汗,双手已经没有多余的地方能拿东西了。

这些东西,自然不是路君年想吃的,他心里记挂着谢砚在他耳边念叨的话,只说:“府里做的缺了点市井烟火味,且太过清淡。”

路印文是看着路君年长大的,知道他向来口味清淡,怎么现在偏爱甜食和辣味?

两人行至一个面馆,路君年在里面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人即便是坐在小馆里吃面,都是一副端端正正的模样,一丝不苟地夹起面慢条斯理地吃,汤花都不曾溅出半点。

“明大人。”路君年坐在了明钧惟对面,“我记得明大人是隆州人,马上要过年了,明大人不回家乡?”

明钧惟吞下口中面条,才抬头看他,喝了一口茶润嗓,说:“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案件频发,刑部正是缺人的时候。家乡随时可以回,但案件嫌犯逃走了很有可能就再也抓不回来了。”

路君年微楞,就连站在桌旁的路印文听了都不经发出一声唏嘘。

“明大人把京城的安危看得比自己还重,倒真是大元未来的栋梁之才。”路君年并不是恭维,他是真的这么觉得。

明钧惟没有说话,兀自吃起了剩下的面。

路君年从路印文手中拿出刚买的保暖护肘,推到明钧惟手边,对上明钧惟不解的眼神,说:“户外天寒,明大人日夜为京城操劳,也要多保重身体。”

明钧惟沉默了片刻,放下碗筷,毫不留情地将东西推回给路君年:“不需要。你不必替任何人来讨好我,我只做我分内之事。”

路君年见想要拉拢的心思被戳破,也不恼,唇角挂着浅笑,说:“就当我是为自己好了,我会参与今年夏天的春试,明大人是上一届的状元郎,怎么说也能指点我一二,今天不过刚巧遇到,手里实在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等过几日我一定带着厚礼登门拜年,还望明大人不要将我拒之门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