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投入废太子的怀抱(556)

作者:三川北道 阅读记录 TXT下载

-

“路少爷,你没事吧?”铃夜见路君年突然踉跄了几步,面色不太对劲,上前询问了一声。

路君年缓了好一会儿,才将担忧的情绪从字迹中抽离出来,他装好信纸,对铃夜说:“无事,把舆图拿给我。”

铃夜不便多问,将舆图找出放在路君年手上。

路君年将舆图在桌上摊开,双眼紧盯着白叶城到京城的那段距离,心中纠结万分。

他不知道谢砚何时会去边境,但一定不会是在过年期间,年后随时都有可能,一旦错过了这次见面的机会,可能有许多年他们都没法相见了。

路君年很想在谢砚离开之前再见他一面,可路恒似乎也有事情在鹿州等着他,白叶城、鹿州、京城,处在三个角的位置,并不顺路,他必须有所取舍,赶在白叶城关闭城门之前。

“铃夜,从这里到京城,和从这里到鹿州,分别需要多少时间?”路君年问。

铃夜经常走南闯北,能预估出大概的车程,他说:“白叶城往鹿州的最短距离,要经过月城和黄古城,这两座城池都不小,中间隔着的荒野沙地还有许多乱石,需要绕道,最后到达鹿州,大概需要三十日。”

“白叶城跟京城之间隔着峳城和胡泉城,有两条路,一是经过峳城再穿过胡泉城到京城,二是经过峳城走另一条官道,再贴着云锦城北边的河道去京城,这些城池大多平坦,马车好走,但也需要差不多三十日时间才能到达。”

路君年听着铃夜的话,目光顺着他的话在舆图上游移。

无论哪一种,他们现在出发,都会在半路上的驿馆过年,没办法赶在年前到达,而且,万一中途遇到跟白叶城一样的特殊城门关闭规则,他们可能就得露宿在野外,风险非常大。

-

“既然这里的铃夜能安全收到京城的信,想来也能将信送回去。”路君年沉思良久,才说道:“我们暂时留在白叶城,我给太子写一封信。”

铃夜没有异议,路君年伏案提笔落字,没一会儿,写下了一封简单的书信。

“我在白叶城一切良好,勿念。我会在年后前往京城参加春试,并与你相见,若你在那时已经离开,还望你保重身体,在战场做决策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贪功,亦不可过于自负而忽视敌情。”

路君年没避开铃夜,将信封好,便交给了铃夜。

-

在那之后,日子过得快了起来,路君年在白叶城内找到了一份差事——看管瓷窖。

这份差事是附近的白叶城本地人推荐给路君年的,白叶城是个制作瓷器的大城,城内有不少瓷窖和匠人,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瓷窖也烧得火热热的。

瓷窖的温度不能有太大起伏,需要保持在一定的高温下,才能烧制出精美的瓷器,而看管瓷窖极耗时间,需要日夜不停地添柴保持高温,大多数匠人不愿意将时间花在枯燥无味的添柴中,便需要请人专门看着瓷窖,这样也能让匠人腾出时间去捏更多的瓷胚。

看管瓷窖没有太大的难度,只需要按照他们的吩咐添柴就行,路君年正好没找到事做,又不想一门心思都记挂着谢砚什么时候去边境,索性便应下了这差事。

-

瓷器,对路君年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京城的路家中曾有过很多精美靓丽的瓷器,可惜都被路恒送回了宫中,他只匆匆瞟到过一眼。

能够接触到这么多精通瓷器制造的匠人,对路君年来说也不算毫无收获,他在给瓷窖添柴的空闲时间,会走到泥屋中匠人的身边,观察他们的动作,看他们将一块泥慢慢塑造成一个花瓶或是蜂蜜坛子的形状,觉得新奇不已。

那一双双苍老粗糙的匠人之手,仿佛天生带着魔力,能化腐朽为神奇。

他也真正明白“巧夺天工”的含义。

路君年看着开窖后从窖中取出的色彩鲜艳的瓷器,眼睛都不愿意移开半分,瓷器的美不像书画,瓷器更多的是一种天然创造,在长久的等待过后,打开窖门之前,谁也不知道里面的瓷器究竟被烧成了什么模样。

是成功烧制,还是中途碎裂,是色彩偏移美得特立独行,还是中规中矩,美得让人无可挑剔,都在开窖的那一瞬间揭露。

这种长久等待之后瞬间愉悦的感觉前所未有,路君年很快被瓷器的制造工艺吸引,更加虔心地求知,他求学若渴,那些匠人也没有遮遮掩掩生怕人偷师,都热情又耐心地为他解答。

路君年整日里待在瓷窖附近,有人接了他添柴的班后,他闲暇之余也动手尝试过捏制,可瓷胚还没放进瓷窖,大多都已经瘫软不成形,他做了好些天,都没有做出一个像样的瓷胚来,不得不接受,他不适合制作瓷器这一现实。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