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乐成抵达北疆,熟悉的地方还有熟悉的上司,日子虽然艰苦但比京中要自由舒服不少。特别是春耕时分,北疆无战事,豫王也需要回自己的封地处理事务。
策马狂奔在春日的风中,是快要飞起来的乘风感觉。
“小侯爷,小侯爷。”远处小兵大声呼喊沈乐成,“到点了。”
“巳时了。到点了。”
沈乐成脸黑,现在他只要听见“小侯爷”的称呼就会浑身难受。
豫王走就走吧,咋还给他留两个“紧箍咒”呢。
“小侯爷,小侯爷。”
沈乐成朝更远的地方跑,可架不住小兵声音洪亮,响彻在广阔的草地上,不断传到沈乐成耳中。
沈乐成拉住缰绳,调转马头:“来了,来了,别唤了。”
他狂奔到小兵身边,手中马鞭轻敲了下小兵的头盔:“魂都要被你给喊没了。”
小兵扶正头盔发出“嘿嘿嘿”的傻笑。
“小侯爷,王爷也是为了小侯爷着想的。”小兵跟在沈乐成马屁股后面小跑,“陈茂将军说了,想当将军就一定得读完、读懂所有的兵书。”
“本侯爷已经是将军了。”沈乐成反驳,“皇上钦封的定远将军。”
“啊。”小兵挠头,“原来您已经是将军了呀。”
“……”沈乐成忍不住又敲了下小兵的头盔,“连军职都没弄清楚,怎么升官发财,当大将军?”
“才不敢想将军呢。嘿嘿,我又不识字,以后如果能升到小旗就很好了。”
沈乐成轻笑。
回到城中,城还是当初那座城,但身边的人都换了一遭。
当初帮他处理事务的周文武考取了武科第二,被留在京中,从最近的一次来信看,他的上司是想将他调去西南前线,但碍于他手臂的缘故,一直被阻。他想让沈乐成这边帮帮忙。
沈乐成帮了,就不知道结果如何。
骑马回到城里,沈乐成直接去了豫王在城中的府邸,那里有豫王留给他的两个兵法先生。
豫王当着陈茂以及众将军的面说,沈小侯爷带兵太莽,带着股赌性。作战不能仅凭着一口气,那是极危险的,看来在国子监确实没认真读书。
于是他给沈乐成安排了两个教导兵法的先生,学习兵法理论。
沈乐成在学习后又蹭了餐饭才回到自己住的小院子里,小兵也担着两个水桶回来。
“怎么把水桶拎回来了?”沈乐成问道。
“老把式说,从明儿起就要下雨了,都不需要浇水,去田里每天看看就行了,我怕水桶被人给偷了。”小兵将水桶从锄头上卸下,放到他睡的小偏房。
“小侯爷,院子前面的空地我能和去年一样种点菜吗?”
沈乐成点头,而后问道:“你种子有吗?”
“有的,我找人换了的。”小兵连连高兴点头,拿着锄头开始松小院空地的土。
敲门声混合人声:“沈大人在吗?”
小兵拎着锄头去开门,门拉开,差点将人吓着。
“沈大人在吗?有他的信。”来人从怀中取出几个棕色信封。
“小侯爷在的。”小兵不认识字,他朝旁走了两步让出位置,正好让来人看见坐在小院外的沈乐成。
沈乐成认得来人,对人喊道:“我在的。”
来人将信递给小兵,小兵手在衣服上蹭干净了才接过信。
小兵将信双手奉上,视线落在信封上一眨不眨。
沈乐成接过信,看着信封上的名字。
“咦。”
小兵的心跳被这一声提了起来,等待沈小侯爷的第二句话。
“李二三。”
“到!”小兵站直身体应道。
沈乐成笑了:“这是你的信。”
“咦。哎?哎!真得?”小兵笑的合不拢嘴。
在刚来沈小侯爷身边的时候,小侯爷帮他写了封家书寄回去,这都一年多了,他都以为家里不会寄信回来了。
“我念给你听。”沈乐成说话时倒是没有开拆信封。
小兵赶忙摇头,红着脸道:“不烦小侯爷了,我找人帮我读。”他还想让人教他把家书上的字都认一遍呢,将上面的话全部都记住。
沈乐成没勉强,他将信递给小兵。小兵连地也不整了,抱着家书朝外跑。
小兵将门合上后又拉开,探出个脑袋对沈乐成道:“小侯爷,我今天晚上可以在外头吃了再回吗?您放心,院子里的地我会翻完的。”
“去吧。”
沈乐成走进正屋里,按照惯例是先拆开白和泽寄过来的信。信里都是最近做了些什么,寻了些可以在北疆使用的食谱,最后才是暗地里帮皇上做了些事情,如果顺利的话,他定是能下放到北方。
当然信肯定是不会写的这般直白的。谈天说地,反正两人都能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