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227)

作者: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一人死不足惜,满城的百姓怎么办?

就在这时,朱大帅的说客来了。

啊不,应该是,他久违的徒弟汪广洋冒着战火到安庆探望他来了。

汪广洋是个老实人,事到如今也不想让肮脏的权术染指他们单纯的师徒之情,他句句不提国事,听在余阙眼里却是句句都在劝他放弃朝廷。

只有汪广洋一个人他肯定说不出拉拢的话,但是和他同行的还有个长袖善舞巧舌如簧的杨宪,那事情可就不简单了。

老杨前不久奉命帮他们家大帅结交张士诚,任务完成的非常圆满,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回来之后总觉得大帅看他的眼神怪怪的,但是他紧接着又接到招揽余阙的重任,可见大帅对他之前的表现非常满意。

安庆守将余阙厉害的很,陈友谅和他较量了那么长时间都没能让他服软,带着一堆拖后腿的朝廷官员还和陈友谅打的有来有往,可想而知要是没有后顾之忧他会有多厉害。

听说陈友谅对这位余将军欣赏的很,准备围城之后生擒劝降,这下可好,直接便宜了他们家朱大帅。

杨宪威逼利诱的确有一手,他在安庆城里待了小半个月,说之以情晓之以理差点把嘴皮子给磨破,不知道是蒙古人统治下百姓的悲惨生活触动了他,还是汲汲营营黑暗无关的朝廷让他太失望,也有可能守城的这几年看透了地方世家大族和朝廷之间的勾结,总之就是,陈友谅没能劝动的文武双全的猛将让他给劝动了。

安庆路兵不血刃落入朱大帅手中,此事一出震惊整个江南。

但是最近老朱那边出现的古怪事情太多,大家伙儿震惊几天之后就震惊另一件事,震惊太多次之后看上去竟然都开始接受良好。

形势变化如此迅速,海边的方国珍也坐不住了。

不用等老朱的大军打过来,他先服软行了吧。

大不了他两头通吃,一边哄着朱重八一边哄着朝廷。

现在安庆落到朱重八手里,大都对江南地区彻底失去掌控,张士诚占据运河,他把持海运,南边的粮食运不到大都,北方的元军就没有军饷,再加上不管发生什么都铁了心的和朝廷死磕的刘福通,蒙古人想翻盘怕是得再出个成吉思汗。

事情一件接一件,朱元璋都快忙疯了,势力扩张太快就会根基不稳,他手下的兵力本身就不多,一边招兵买马一边练兵,恨不得一个人分成八个人来用。

他自己忙的脚不沾地,同样也把手底下的人指使的脚不沾地,所有人都一个人分成八个人用,也就是说他手底下的能用之人就会变多,总之就是闭着眼睛往下安排活儿。

幸好现在他手底下的人眼前都有颗名叫“从龙之功”的胡萝卜吊着,不然非得集体抗议不可。

南方的形势朝着谁都想象不到的方向发展,北方写没闲着,一边感慨一边打,愣是打出了比“神仙”说的史上最狂野的北伐还要狂野的北伐。

刘福通也不含糊,以小明王的名义继续给老朱升官加爵,这次直接封他为吴国公,整个江东甚至整个江南都归他管。

前提是他有那个本事。

朱元璋一直分心盯着北边的行事,北伐军打到高丽的消息传到耳中,他立刻派人从山东渡海过去支援,尽可能让那些强盗似的北伐军讲点道理。

他们是替天行道,不是□□烧。

朝廷还在苟延残喘,朱大帅暂时没有渡江北上的打算,张士诚被他打服了,方国珍明面上服软了,接下来最大的对手就是徐宋政权。

啥也别说,继续打吧。

一个韩宋一个徐宋,两边都打着大宋的旗号,一看就知道不能和平共处。

他朱元璋奉的是龙凤正朔,乃是小明王亲封的吴国公,必须得和徐宋势不两立。

至于图谋天下……总得等他拿下江南再说。

应天府中,沐青现在已经搞不清形势了,或者说,他就从来没有搞清楚过。

从视频出现在这个世界开始,这个世界就开始不正常了。

月落日升,春去秋来,时间过的飞快,小豆丁眨眼间就长成了大豆丁。

冯国用伸了个懒腰,看看不知道啥时候跑过来的小娃笑了一声,“小小年纪发什么愁?”

沐青幽幽叹了口气,“叔,你不懂。”

冯国用乐了,小孩子家家看着还挺深奥,他能有什么别人不懂的愁?

沐青往旁边挪挪,给他腾出来一块干净的台阶示意他坐下,然后托着脸继续发呆。

他们干掉赵均用和张明鉴后大冯叔一直坐镇淮安,前不久半死不活的回到应天府他才忽然意识到这是个英年早逝的主儿。

凑过去一打听,哦豁,背疽,堪称绝症的大病,史书上不少人都死在这病上。

上一篇:她在电竞圈封神下一篇:枕边潮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