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强说道:“两个村子也不远,走路一个小时就到了,你们现在回去,还能赶上回家吃午饭。”
就这么近的路程,他们10年都没来过!花强才更生气。
张老太太和孙春英对视一眼,在这老头眼皮子底下,两个人坚持不住了。
“我们就是听说,你们生产小队最近在往县里卖豆芽?”孙春英眼睛亮亮地问道:“听说一天能挣10多块!是真的吗?”
1天,10多块!运气好20块!这是什么?这简直是做梦!
因为他们农村人,每年秋后算账的时候,一个几乎每天都出工的劳动力,一年也赚不了三五十块钱!
因为你不光赚工分,你还得花工分。
365斤口粮白给你吗?是要扣相应的工分的!
大田里种的白菜、土豆、萝卜,白分给你吃吗?也是要扣工分的!
农忙时候请假,扣工分。
家里盖房子砍树,扣工分。
等等等等。
有的人家劳动力多,全家的工分加起来,去掉扣除的还能剩点,就能分到钱。一家人一共分不了几十块。
有的人家劳动力少,比如说1个男人养一家子老小,光吃饭不赚工分的,那他赚得那点工分肯定都不够扣口粮的,最后,他就得倒欠生产队钱!
明年还。
明年还不上后年还。
后年还不上继续。
有些人家,直到八几年分产到户,生产队解散了,还没还完呢。
不过那时候倒是不用还了,这帐就黄了。
所以一天10几块,算上失败的,一个月300来块钱,对农村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张家人听说了,一天都等不了,立刻就来打听虚实了。
花强没吱声。
孙春英就看向马大婶。
马大婶不置可否地哼了哼。
这事吧,本来村里是想保密的,有这么大的好事,他们怕被别的村抢走,所以都藏着掖着。
但是根本藏不住。
村里的媳妇一大半都是外嫁进来的,藏不了几天就都回家告诉爹妈兄弟去了。
包括她自己。
但是邪门的事情发生了,别的村生的豆芽就没有他们村的好!
哪怕是靠山屯的媳妇亲自回家生,一下不用娘家人动,生出来的豆芽跟他们村的一比,也是天壤之别,人家供销社的人根本不要。
这真是个让人欢喜让人愁的消息。
不过倒是自从这样之后,豆芽的秘密就传开了。
沉默就是默认啊!
张老太太对花强道:“亲家,我们今天来是想求你个事,你能不能跟队里说个话,让我们搬来你们靠山屯?”
靠山屯的水好,只有这里的水能生出好豆芽,人家县里也只收靠山屯的豆芽,这个消息她们也知道,所以想赚钱,搬来靠山屯是最好的办法。
第41章 临时抱佛脚
“不能。”花强说得干脆,他才不要张家过来,仗着外祖的身份,欺负他孙女。
他算是看明白了,有时候亲戚多不一定会互相帮衬,往往欺负你的就是这些亲戚。
之后任张老太太怎么求,花强都没松口。
张家婆媳两个,吃过午饭之后,只能无功而返。
“竟然这么痛快地走了?”花昭看着两人的背影意外道。
饭后,她们竟然没有让她再做衣服,走的时候竟然也没说要摘点园子里的菜,只是孙春英临走的时候摘了一串葡萄,一边吃一边走了。
这战斗力,可比小时候差远了。
记忆里有许多画面,张家这对婆媳每次过来,都是又吃又拿又损着花昭的爸爸。
花爸爸曾经也试图反抗过,但是不管他怎么明嘲暗讽,都阻止不了张家人。
这导致花昭父母夫妻关系一直很不好。
花昭觉得,张桂兰在丈夫死后痛快地改嫁,也有这个原因。
总之,张家人应该不是这么轻易就撤退的人。
花强倒是不了解这对婆媳,他也不在意,有他在一天,谁也别想欺负他孙女!
等他不在了....还有叶深呢。
“上次邮寄的樱桃干他应该收到了吧,你跟没跟他说泡水很好喝?”花强问道。
他闲的无聊,竟然非常喜欢打听小两口的日常通信.....看着他们你来我往的写信送东西,他就高兴,偶尔还会参与一下。
“说了说了。”花昭说道。在东北最早熟的水果就是樱桃了,新鲜的没法邮寄她就烤成了干,不管是干吃还是泡水,都是超出预料的好。
而叶深,回了她一包野茶。口感竟然也很好,清香扑鼻,回味绵长。
据说是他休息的时候亲自去山上采的,然后请当地的老乡帮忙炒制的。
花昭立刻回信,让他下次邮寄一棵野茶树过来,不用他考虑活不活的问题,邮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