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肥妻要翻身(1741)

作者:李宝珠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必须得支持!

“我们公司的女工都有产假,6个月产假,你明天跟马大婶一块入职,然后就可以休产假了,等6个月之后再跟着一起去上班。”花昭道。

“至于孩子,城里有托儿所,几岁的都收,有连几个月孩子都收的托儿所,价钱也不贵,而且这部分算是单位的福利,单位负责。”花昭道。

这确实是她手下所有员工的福利,现在九年义务教育虽然立法了,但是还没有普及开,上小学初中还是要交点教育集资费的。

这对有些家庭依然是压力,因为孩子生的多!

但是这点钱花昭不在乎,房子她不分,仨瓜俩枣的学费还是可以承担的。

第1410章 安排工作

听说有幼儿园可以连几个月的孩子都送进去,马大婶和马秋萍浑身一轻。

她们可以空出手赚钱了,一个月100,2个月就是200,一年就是2400,好日子这不就来了?

人果然要活得久,总能有盼头。

“不过去蔬菜基地的话,住在城里有点不合适,我再让人另外找房子。”花昭道。

那蔬菜基地在郊区,现在虽然通了公交车,但是蔬菜基地的活,很多都是天不亮就开始干,早起摘菜装箱,卖出去。

住城里真不合适。

马大婶对住哪没有要求,给她个窝棚她都不嫌弃!一个月100块钱的工资,还要啥自行车。

花昭看她们很着急的样子,当天就吩咐了下去,让李元帮忙联系房子学校。

还带她们直接去了蔬菜基地。

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在的蔬菜基地已经大变样。

虽然都是种地,但是种出了科技感,高级感。

原来废弃工厂的几十亩地,都变成了种子培育基地。

一个个大玻璃房子。

进出的工作人员都穿着白大褂,甚至戴着口罩面具。

有些工作间必须是无菌的。

仓库和办公楼已经重新盖过,更现代,更漂亮。

蔬菜基地外是宽阔平整的大马路,马路两边都是等着拉货的卡车。

一路走进去,马大婶和马秋萍又开始打怵。

地这么种的话,她们不会了。

花昭见到了正要出门的李元,当面问他现在基地还有什么工作是她们两个人能胜任的。

“这可太多了。”李元道:“200-299蔬菜大棚正是收获的季节,每天都需要大量妇女采摘,我们的工作人员当然不需要亲自摘,看着她们,把关质量就行。”

“300-330真菌大棚也该重新培育了,这个需要点技术含量,估计她们...”

“行了,就让她们选个大棚负责质检吧。”花昭回头看着马大婶和马秋萍:“行吗?”

马大婶想点头,又犹豫。

光听他们的话她好像听懂了,看着别人摘菜,看她们摘的好不好。

这玩意她觉得是个人就会,但是站在这里,她又觉得自己可能不会。

陌生的环境让她们不自信了。

花昭直接带她们去了隔壁的蔬菜种植基地。

这里是一片片的蔬菜大棚。

都说大棚蔬菜不好,反季节,不健康。

但是这个年代,有的吃就不错了。

现在不光科技落后,工业落后,农业也落后。

几乎都靠天吃饭,黑土地的玉米不施化肥不打药,倒是纯天然无公害了,但是亩产才400斤。

其他粮食、蔬菜都是同样的道理,再加上几乎不进口粮食,所以老百姓才挨饿。

现在的首要问题是种出来,吃到嘴里,别挨饿。

而且花昭出品,她可以保证不打农药或者少打农药,不施化肥或者少施化肥,不但吃不死人,还会很好吃。

现在进来这个大棚里面种的是青椒,一个个青椒拳头大小,水灵灵绿油油,看着就好吃。

正有人在采摘。

这活简单,拿剪刀咔嚓剪下来就可以。

然后汇聚到一起,有人按大小不同装箱,顺便检查辣椒的质量。

还有人不时在地里走一圈,看看这些临时雇佣来的妇女采摘的干不干净,有没有破坏植株。

采摘的活没有技术含量,也不定时,一年就工作几茬,一天就工作几个小时,所以他们都是雇佣周围村子的人当临时工。

而红眼病是很可怕的疾病,人人会得。

就有那缺心眼的觉得蔬菜基地赚了大钱,而她们干活的一个小时才给几毛钱,1块钱,还不够买几个辣椒的。

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吗?他们这是在剥削!

所以就有人搞破坏,故意把辣椒弄坏,或者给植株根上来一剪子。

因为这个,每个大棚才专门配了2个监督员,剔除了很多心思不正的人,这样的事情才没有了。

马大婶仔细看了半天,觉得这活她能干。

李元立刻给她分配了一个大棚,恨不得她现在就上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