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都办成了,还想让他们出钱?没门!
花昭冷冷一笑。
魏高却突然问道魏芳:“这位是?”
魏芳瞪他,压低嗓子道:“这是苗兰芝的二儿媳妇!她家,现在这个儿媳妇说了算!你是想让苗兰芝知道我们干得事?你又不是不知道她那个人!
“我们要是真敢毁约,让苗兰芝知道了,你信不信她再也不会认我这个朋友?家里人回京城的事情还没定呢!
“甚至,这到手的房子也会被她收回去!”
这几句王珍花听见了,逛了几天京城,她爱上这里了,不想走。这大房子更可爱,也不能收回。
“她有这本事?都白纸黑字了,她能怎么办?”她有些犹豫。
这个,魏芳也不知道,她说道:“那全家人都来京城了,没有工作,都在这大院子里饿死?”
出去做买卖赚钱?整个魏家,除了魏芳“不要脸”,其他人都特别要脸,才拉不下脸去摆摊卖东西当小贩,当个体户赚钱,那多丢人啊!
所以没工作真不行。
而在京城找工作,就得靠苗兰芝。
王珍花妥协了,但是只妥协一半:“我不管,让我拿一万块钱是不可能的,就这些了,剩下你自己想办法。”
她把那包装着300个大洋的兜子扔到魏芳面前。
魏老二有样学样,也把自己装着100个大洋的兜子扔了过去。
魏芳已经知道里面是什么,顿时气得要吐血。
“你们!”
“你们在聊什么?”花昭问道:“在说给刘家钱吗?3万块钱装这么沉?”
“呵呵呵....”魏芳强撑着面子。
不管家里人如何,她一定要把自己的面子保住!不然苗兰芝眼里真容不得沙子!
“这只是其中一部分。”魏芳忍着气,拎着兜子来到刘家人面前,放到旁边的石桌上,打开。
“你看,这是当年你...”在花昭面前,她也只好实话实说:“这是当年你们家买房子时候花的银元,现在都还给你们。”
她咬牙道:“不够的,我们用现金补。”
一兜子银元,一捆一捆的,用油纸包着,散落了2包,雪白的银元露了出来。
保存地相当完好。
刘东突然上前,拿起一枚,眼神怀念。
这正是当年他花出去那些银元。
他当年特别喜欢倒腾稀有银元,家里有钱的时候,这就是他的一个兴趣爱好。
后来家里没钱了,最后这点收藏,都被他拿来买房子了。
结果现在....
花昭离他不远,把他手里的东西看得一清二楚,呼吸顿时一重。
她看到了什么?
是那枚印在书册上的,拍卖了几千万的样币?
她这是,发现宝了?
第1291章 500个几百万
现在银元不值钱,文物商店都不收,民间也不流通,也没人爱好这玩意,想银元换钱,就去银行,明码标价,5块钱一个。
但是几十年后就不是这样了,银元成了收藏品。
虽然大部分都被银行收回重铸变成了银子。
但是市面上还是存量巨大,很多年间,银元的价值都保持在200块左右一枚。
但是物以稀为贵,存世量越少的当然就越贵。
而 有几枚打算发行,又没有发行,只做出样币的银元,就是极其稀有的。
刘东手上拿着这枚,如果花昭没看错的话,应该是那枚民国十五年陆海军纪念币样币,当年被印在书册上,成交价几千万。
花昭凑了过去,看着兜子里那包散开的,没有被刘东拿起来的银元,呼吸更重了。
“老爷子,我能看看吗?”她问道。
刘东感激地看着花昭,虽然不知道她跟魏芳是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没有花昭到来,这些银元魏芳都不会给他!
而因为花昭一句话,魏芳似乎还打算履行之前的承诺,给他们一间房子和3万块钱。
“看吧,随便看,你喜欢的话,都送你了。”刘东把手里的样币和散落的那包银元都拿起来,递给花昭。
花昭小心翼翼地接过,看着上面的字样,正面是“陆海军大元帅”的半身肖像,背面分别是“中华民国十五年”“中华民国十六年”“中华民国十七年”的字样。
背面正中“纪念”两个字特别清晰。
这是纪念币,那个年代的人,已经知道发行纪念币了。
所有纪念币,都比正常流通币都值钱。
特别是这几枚根本没发现,只做出几枚样币的。
花昭前世机缘巧合了解到这套样币,“十六年”的最稀少最珍贵,十六、十七、十八年加起来传说中只有8枚存世。
听说一套凑齐了,价值过亿。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3枚十五年的,2枚十六年的,3枚十七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