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社员的身体好,杨大勇自然同意,“那把杨东也喊上,让他记着账。”
于是,驴车又被用上了,大队长亲自赶着车,带着姜暖和杨东会计去往公社的方向。
到了公社政府门口,去开会的杨大勇下了车,留了一句下午再来接他。
新赶车人姜暖看了看已经热闹的大街,从衣兜里掏出了一张纸条。
姜暖抬脸笑说:“杨会计,我来这么久还没有和家里人通过话,现在想要去邮局给家里打个电话,可能需要你帮下忙,这些原料需要你帮忙去供销社买一下。”
杨东挠挠头,认真道:“那姜知青你赶紧去吧,我自己去买就行。”
姜暖:“那行,我们等会儿在国营饭店碰头,我请你吃饭。”
杨东满脸高兴:“哎好。”
姜暖站在路边上,看着杨东驾着车消失的方向,转身往另一个相反的方向走去。
打电话是假的,支开人是真的。
她今天来公社的目的,除了给在海城的家人邮寄信之外,还打算去探一探这个年代黑市的一个情况。
她每天进行签到,得了挺多签到奖励。
十几袋细面粮食,麦乳精,国产奶粉,土鸡蛋,红糖......
这些东西她自己留着也吃不完,不如拿出来换成现钱。
第21章
姜暖先到邮局把信寄了, 然后慢悠悠得在公社大街上转悠了一圈。
看到了路对面坐落着一个比较破旧的服装厂,隔着不远处就是一个小型的肉联厂,这个时间排队买肉的人挺多。
不远处还有一栋百货大楼, 但是里面逛的人比较少,透过窗户还能看到里面的售货员都懒散得嗑着瓜子。
姜暖闲散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其实随时把路上的各个人的神情都收在眼底。
她的目光在那些手臂上挎着篮子的人身上停了许久,那些人脸色都很紧张的模样,眼神时刻都透漏着几分谨慎。
在这个年代, 这些人一看就是要去黑市交易的人。
姜暖闲散的神情收了起来。
她从衣兜里掏出了帽子和围巾戴上,围了个严实, 只露出了一双乌黑的眼睛。
这样乔装打扮一番后, 她跟着刚才注意到的人拐了好几条巷子,终于走到了一条长窄巷子。
这条路上的人几乎人手一个挎篮或者背篓,来往匆匆地走来走去,也有三三两两的人凑在一起, 小声嘀咕着什么。
姜暖目光打量了一圈,看到他们这些人交易时都会掀开手里的篮子给对方查看, 有的人看到后眼神冒光和人讲价,对方觉得价格不愿意,就继续找下一个人看货问价,绝不在同一个地方停留稍长时间。
两边的石板路上也有人直接把东西摆在了地上,旁边竖了一个纸牌子,上面写着所卖东西的价格。
这个巷子里明明是做交易买卖的地方,却又很安静。
姜暖两手空空, 别人看到她就自动把她当做来买东西的, 自动略过了她。
直到看见她掏出了一张白纸,贴到了身后的墙上面, 有个年轻的小媳妇好奇地凑上前看,看到了白纸上面的字后,眼睛瞪得溜圆。
【细白面五毛一斤,土鸡蛋一毛六一个,红糖八毛一斤,肥皂一元一块,麦乳精五元一罐,国产奶粉十元一罐,不还价】
姜暖卖的东西价格相比供销社和百货大楼里比肯定是高了的,但在黑市这里买是不用付各类对应东西票证的,她设的价格又是黑市比较常见的价钱。
不常见的是姜暖卖的细白面和那人人难买到的奶粉。
因此,刚才来凑前看的那个年轻小媳妇就惊喜地问道:“同志,国产奶粉和细白面你那里有多少?”
这就来客人了,姜暖眨眨眼。
她的东西都在系统空间里放着,没有回她有多少,姜暖反而问道:“你想要多少?”
周绣兰细细想了下,马上回道:“奶粉都是有期限的,我打算先买五罐,再买三十斤细白面,30个土鸡蛋,你那个肥皂我也买两,不买四块!”
姜暖笑了下,这不到五分钟就要赚将近一百块钱了。
“你在那里等我一下,我去拿东西。”
姜暖给她指了个僻静的角落,就转身出了巷子。
在无人注意的地方把那个女同志需要的东西都拿出来,快速跑回了那条巷子。
周绣兰清点完货,数了数钱快速递过去,看到姜暖转身就要走时,忍不住问道:“同志,你以后还在这里吗?我这边奶粉喝完了,还想要继续买。”
她那个才几个月大的孩子还吃不了其他食物,只能靠着吃这些奶粉补充一下身体营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