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合同签了,衣服也拿了,那两方合作的事情也就板上钉钉了,苏厂长也是彻底的放下了心了。
姜暖三人重新坐上驴车,带着新鲜到手的工作服出发。
路过一家国营中药铺的时候,姜暖下去买了一些神奇药膏配方里的草药,还有一部分草药没有在这家药铺找到,只能等下次去县城的时候,再去县城的中药铺看一下了。
车上的两个人都只是好奇看了一下,并没有问姜暖买药材用来做什么。
这年头,大家谁没有点隐私,不该问的不问,是都知道的常识。
他们没问,姜暖当然也不会主动说,安然的坐在驴车上,和他们一起出发赶往隔壁公社的机械厂。
从种花公社里出发往隔壁公社的机械厂,用的时间比从他们大队走小路去机械厂要长一点儿,大概行了两个小时,姜暖三人才到了机械厂。
在机械厂倒没有耽搁太多时间,白主任早早地准备好了制衣机器,两方很顺利的签了租赁机器设备合同。
机器比较大件,又是厂里开车拉着机器给送到他们大队。
大车拉着重量不轻的机器走的慢,驴车行在大车的后面,倒也能跟上大车的速度。
清源大队田地里,上工的人听到车子路过的声音,都忍不住从田里边抬起头往路上看去。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
这一看,大家就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咱大队上一次买打井的机器,好像就是这一辆大车拉过来的。”
有人惊呼:“你们看那车上拉的是不是打井的机器?难不成其他大队也要办厂了?”
这一声喊引起了他附近的人瞪大眼睛,“我们大队的打井队才成立,其他大队不可能这么快也买机器吧,我也没有听说有哪个大队招工人的事情。”
他们只知道车上都是机器,并不知道上面不是打井机器,他们觉得机器都长得一个样。
他们还在纷纷猜测着,有人忽然喊了一声:“不对,你们看车子往我们大队去了,大队长和姜暖同志他们都跟在大车后面呢!”
大家纷纷踮脚望去。
杨卫东甚至趁着其他人不注意,悄悄地从地里面走到了地头。
他昨天没有上工被老妈发现后,今天就被她揪着耳朵来上工,已经在地里面干了一天的活了。
这更加坚决了他想当工人的决心了。
杨卫东已经走到路边,他伸手挥散开大车经过时留下的黄土尾烟,嘴里边呸呸两声,吐掉沾着土味的唾沫。
他扭头看向已经行到他附近的驴车,快速问道:“大队长,这是咱们大队买的新机器吗?那买了机器,还会再招工人吗?”
杨大勇咳嗽一声,制衣厂的事情具体怎么安排,姜暖还没有和他细讲。
而且,制衣厂的事情都是姜暖一手办的,算是包揽了所有的事情,他也不懂办厂的事情,对接下来要做什么也不了解。
因此,他也没回复的太明白,只含糊道:“等大家吃完饭,我会通知大家来大场开个会。”
杨卫东听了他的回复,觉察出了是有他问的那个意思。
他不敢置信地捂着自己的心脏,喃喃自语着:“难道我的机会来临了?”
第51章
杨卫东和大队长的对话, 在田地里面的人也都听到了。
不只是杨卫东会有这个再招工人的想法,大家都看到机器的时候,都这么觉得了。
还在田里边上工的人, 他们都开始心浮气躁起来,弯腰干活时,还会时不时的往大队的方向望一眼。
计分员本来还想管一下上工不专心的他们,但连他自己也都忍不住往大场的方向看,想想也就没有管他们了。
下工铃响的时候, 大家扛着农具,迫不及待地往大场方向赶去。
他们知道吃过饭之后, 大队长才会开会, 却还是想看一下机器卸下来的场景。
大场的仓库门口又被人围得水泄不通,热闹极了,也有人忍不住问姜暖等会儿开什么会,要讲什么事情。
姜暖看到大家殷切的目光, 明白大家都想快点知道实情,她想了一下, 现在开会也可以。
车子边的杨大勇被众人围得头直冒汗,也快坚持不住了。
听见姜暖的提议,他擦了擦额头汗,赶紧提声和大家说道:“大家别围着了,都赶紧把手里的东西交到仓库,咱马上就开会”。
十分钟后。
杨大勇站在凳子搭着的高台上,抬声讲话:“乡亲们, 咱们大队在姜暖知青的帮助下, 成立了一个新的厂,那就是制衣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