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二狗咽着口水,用眼神催促买菜的大姐,道:“大姐,我听着那焖面不错。”说完他转头问周嘉妮,“焖的啥面?焖面条么?芸豆咋还能焖面条呢?咋焖啊?”
周嘉妮斜他一眼:“你买菜么?”
顾客纠结的不行,让周嘉妮报了三遍,她才思量道:“姑娘,要不你给我推荐一个吧,我觉得你说的干煸芸豆,应该是在饭店里吃过的,芸豆做的特别有嚼劲的那种,是那道菜吧?”
“应该是,大姐,你学会这一道干煸芸豆,就相当于也学会了干煸豆角。”周嘉妮笑道,“买我这菜划算吧?”
“划算,这太划算了。行,我听你的,你教教我这干煸芸豆。”
周嘉妮拿出她的‘宝典’哗哗翻着,刘二狗还踮脚看呢,看也看不出来啥来。
嗤啦撕了一页,折好后神神秘秘的递了过去。
那大姐也有趣,怕刘二狗偷看,还往旁边挪了一步,越看表情越满意,最后道:“姑娘,我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我再加一捆韭菜。”
这菜谱写的太详细,太好了。
“真有那么好?”刘二狗左右看看,突然想到一个词,自以为看透一切地样子,道:“哟,托吧?”
有意思,卖菜的都兴带托了?
那大姐剜了他一眼,学着他的语气,道:“哟,票贩子吧?”
贼眉鼠眼那样儿,当她看不出来呢?
付完韭菜钱,提着买的菜,满意地走了。
周嘉妮冲他冷笑,道:“哟,不是托呢,失望了吧?”
刘二狗:……
邱则铭扛着两个编织袋找过来的时候,就看见周嘉妮百无聊赖的蹲地上扣手,扣的还挺高兴,乐得嘎嘎的。
群里的菜全卖完了,虽然耗时有点长,但卖完了呀,当然高兴。
筐里的菜也卖完了,还有人想买她的黄瓜纽子,她没卖。
留着冬天的时候去镇上国营饭店跟邹凯比腌咸菜的手艺呢。
“卖完了?”邱则铭虽然有点心理准备,但看到筐空了的时候,还是有点震惊,她还买了一筐黄瓜纽子。
周嘉妮拍拍手站起来,道:“任务完成。”
她看着邱则铭扔到车上的两个编织袋,惊喜道:“碎布头?”
“一袋比较碎的,一袋全是比巴掌大的。”邱则铭眼里含笑,“周同志满意吗?”
周嘉妮笑眯了眼:“满意,满意,邱同志这工作能力不错嘛。”
会打配合,会办事,长得还俊,大队长是会选人。
“邱同志一路过来辛苦了,你在这儿歇歇,我在集上逛逛。”周嘉妮迫不及待地道。
邱则铭气乐,让他看车就看车,还得说歇歇。
第23章
周嘉妮倒背着手溜达到买花生的摊子前头, 来的时候见他摆着一编织袋花生,这会儿只剩一半了。
“花生咋卖?”
卖花生的老汉这回没先注意到她,嘴快的报了个正常价又半途改口:“三…五毛一斤。”
说到一半把周嘉妮认出来了。
周嘉妮乐道:“大爷,到底是三毛还是五毛啊?”
那老汉窘的脸皮一抖。
周嘉妮笑道:“花生我买过一块钱四斤的, 这个价卖不卖?要是卖, 我就全收了, 要是不卖就算了。”
那老汉抬头望望天, 近晌午了,担心还得背半袋子回去, 索性跟周嘉妮多磨了两句, 最后商定两毛八一斤。
“我买是买,但不在这儿交易。”周嘉妮笑眯眯地朝外指指, 道,“咱去集外头找个地方上称。”
她担心的那种情况不是百分百,但这几率不敢赌,怕花了钱花生却落不到她手里。
“你这姑娘倒是谨慎。”老汉无所谓地道,“反正你能全收, 打哪儿交易都成。”
老汉开始收拾摊子, 周嘉妮去问卖生瓜子的, 对方要价三毛五,涨的倒不算厉害,砍价到三毛,依旧是集外交易。
这俩摊主收拾东西一前一后离开, 周嘉妮过去喊邱则铭, 道:“你要是有想买的就逛逛, 我收完货在小岔路口那儿等你。”
“好,我去墙根底下溜一圈, 那边有几个卖票的。”邱则铭道,“你收的那花生和瓜子也分我点儿。”
不知道是他来得晚,还是这集上卖东西的少,感觉还不如县里新华街上的东西全乎。
提到票,周嘉妮想到跟那个票贩子的掰扯,最后用不算黑的价格把他手里的票包圆了,对方想要豆角焖面的菜谱,周嘉妮很有原则的让对方买了五斤菜。
提醒道:“他们要价有点黑,你多跟他们磨磨。”
邱则铭点点头,周嘉妮赶着车出了集市,走出去不远就看到了等在那里的两个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