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接待他们的是陶栋梁,周嘉妮第一次参加广交会的时候就用茶叶跟他做过交易,第二次广交会也碰上,还算熟悉。
陶栋梁热情道:“欢迎李厂长、欢迎周同志。”他看向钱海,“这位是……”
“周组长的秘书,钱海!”钱海自我介绍。
陶栋梁有些惊讶,周同志都混上秘书了?
不过转而便反应过来,周同志好像在电话里提过,说他们县里要建编织厂…他们县里,也就是说周同志此次来是代表县里,县级的大厂,那说明一个原因,这位周同志高升了啊。
陶栋梁脑子转的快,李敬党嘴也快,笑道:“周组长是我们县工艺制品小组的负责人,我现在是周组长的助手,已经卸任前进编织厂厂长一职了。”
陶栋梁心思马上再次翻转,卸任村办企业领导,这是要当县级厂领导了,顿时笑道:“恭喜恭喜,恭喜二位。”
周嘉妮笑道:“谢谢陶主任。”
他们到这边的时间是下午四点多,带他们到招待所安排好差不多也就到了吃饭的时间,陶栋梁在厂食堂给他们接风。
周嘉妮也没占人家这个便宜,给了粮票。
吃完回到招待所休息,周嘉妮难得睡了个好觉。
招待所比宿舍暖和,她宿舍里找人盘好了炉子和暖气包,前半夜不算冷,后半夜依然冻得慌,她耳朵上都开始生冻疮了。
除了冷,就是早上的叮哐作响,她依然不能适应。
第二天早上大家在大厅汇合,陶栋梁已经在等着了,带他们去厂里食堂吃早饭。
昨晚天色昏暗没怎么看清楚,今天从进门的那一刻开始,周嘉妮他们仨就开始观察这边厂里的布局安排。
第175章
陶栋梁一边带着他们参观一边讲每个车间的构造、大概的面积, 还有他们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利弊。
钱海从旁边拿着本子和笔记录着。
周嘉妮跟李敬党也仔细观察他们的整个厂子的布局、材料处理车间、加工车间、熏染车间、仓库等这些地方的构造。
临市这边目前订单模式比较稳定,为了提高效率,几个加工车间做大件的专门做大件,做小件的专门做小件, 部分产品采取流水线模式, 部分产品又是个人独立加工编织。
虽然自家村里那个厂子不大, 可也是李敬党亲自指挥着一点点建起来的, 有这经验在,他在理解大工厂建造方面比周嘉妮要略深刻一些。
担心钱海记不下关键点, 他自己也拿了纸笔在记录, 时不时问陶栋梁一些问题。
有些建筑方面特别专业的问题,陶栋梁担心自己说的模糊再误导了李敬党, 下午还托人把当时负责建厂的那支建筑队负责人找了过来,让他跟李敬党谈。
热切地聊了一下午,李敬党收获满满,周嘉妮听着也受益不少,最起码她将计划书的大框架列出来了。为了表示感谢, 晚上周嘉妮做东, 请陶栋梁还有那位建筑队负责人一起去附近的国营饭店吃饭。
这么大的一个工厂想要建起来, 涉及的方方面面小半天不可能全部吃透,是以三人又盘桓两日,李敬党用来做参考完全够了,等工程开始, 他监工时最起码能搭上话, 不至于出现瞎指挥这种荒唐事。
回到滨县, 周嘉妮跟李敬党一起去跟王县长汇报了下工作,就赶去见负责该项目的建筑队领导。
这次的施工任务交给了县部队的建筑连, 这个建筑连集合了全县各大队顶尖的泥瓦匠,一直承担着县里建筑建设、修补任务。
两人带着在临市画的草稿,见到了建筑连的主要技术负责人王齐川,王齐川接过草稿惊讶了下,看向周嘉妮:“请那边的人画的设计图?”
这张设计图画的,谈不上特别专业,但瞧着有点底子在,重要部分需要做标注的一点没漏。
周嘉妮笑道:“我自己画的,没专业学过,让您见笑了。”
李敬党道:“前进编织厂很多款式图都是周组长画的。”
王齐川画建筑图很专业,他笑道:“没专业学过,画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他大手一挥:“走,咱们去实地考察考察。”叫上他的助手小孙,几人一起去了城西。
王齐川对编织行业不了解,李敬党在旁边补充的仔细,材料炮制处理需要用到水池,那就得考虑用水和排水方便。
成品需要硫磺熏制,那就要考虑熏制车间的构造。
王齐川边听边记录,又仔细测过面积,连同需要修路的部分,都在工程之列。
“修路是修水泥的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