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忍不住,男孩子的衣服还好,女孩子的衣裳,尤其那裙子,哪条都好看。
见周嘉妮买了几双女士塑料凉鞋、两双男孩子穿的凉鞋,她咬了好几次牙,还是没舍得,琢磨着回去的时候从镇上供销社给俩孩子买双解放鞋,那鞋子春秋都能穿,不像凉鞋,只夏天穿。
当着翠云婶子的面,周嘉妮犹豫了又犹豫,最后还是道:“我买几条小手帕留着送人吧,我瞅着这花色跟咱们那边的风格不一样。”
她还看到了丝质小手绢,直接用在包上肯定不行,尺寸太小了,如果孟艳那边能谈下来,尺寸肯定也要改。
顶着翠云婶子心疼的眼神,各入手十几条。
不管了,旁边那搪瓷制品、手编制品啥的不能大批量进货,这小手帕不买她今晚上睡不着觉了,反正翠云婶子再怀疑也不可能想到她的离奇经历。
翠云婶子倒是跟着买了两条棉质的小手帕,就如嘉妮说得那样,花色跟那边不同,回去当小礼物送人。
给娘家婆家的侄女各买了个塑料发卡,给两边侄子买了里头带花瓣的玻璃球,便决定什么也不买了。
但看到周嘉妮帮她对象和她爸爸买衬衣时,没忍住给她老伴买了件汗衫背心,还道:“样子跟咱们差不多,不过就这个便宜。”
望着偌大的百货商店,不能痛痛快快的买,对周嘉妮来说也是一种折磨,强忍着各个货柜后头摆着的商品的诱惑,去门口跟李敬党他们汇合,返回了招待所。
吃过午饭在大厅分别的时候周嘉妮道:“去摆样品的时候喊我们一声。”
室友们只有瓷厂的孙菲菲和许明珠回来了,两人看见她俩进来,笑道:“出来接货的时候看到你们在门口拍照了,喊了声你们没听见。”
又看着她们拎着的东西,惊叫道:“啊,去逛百货商店了?我想去一直没去成。”
那接下来更没时间了,展会明天开始,估计忙一天下来连手指头都不想动,等展会结束,也得马不停蹄的赶回。
周嘉妮留了裙子给她们看,她拿上两套短袖衣裤去过了遍水,回来挂到窗户旁边的绳子上晾起来。
下午去摆样品的时候,隔壁展柜见他们把行李箱并排着放到桌子上,铺上块蓝布,又在上头摆了一排小款的编织品。
过来跟李敬党聊,笑道:“李同志,散场的时候给我们留俩行李箱吧,咱们交换点产品,想换哪款随便你们挑。”
但肯定不会百分百仿造,也是拿回去激发创意思路,再自己做出改动。
李敬党就看向周嘉妮,周嘉妮笑道:“除了换的,你们那篮子筐子和其他工艺品,每款都卖我们一件怎么样?”
来人乐了:“那咱全换了呗?这还买啥啊!”
临市工艺厂的产品多,周嘉妮打蛇随棍上,笑道:“那能不能单独给我们出一批货呢?给我们当地供销社增加点新鲜血液。”
对方吸气,道:“我跟我们领导商量商量,不过得换着进货。”
周嘉妮:“行,那等展会结束再详谈。”
四人都没走,等会场的人过来检查布置合格,又在临关门前召集大家开了个简短的会议,才一起回去。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多,满宿舍的人就都起来了。
第133章
呼啦一堆人涌入洗漱间, 呼啦一堆人涌入食堂,跟打仗一样吃完一抹嘴就出发赶到会场从后门进去,直奔自己的展台。
他们得提前进场,各自在各自的柜台旁站好, 会场工作人员过来做最后的核实和注意事项的交待。
偌大的会场内有了点热闹的迹象, 但真正的热闹还是正门一开涌进来的各国客商。
刘翠云看着涌进来的人惊讶咂舌, 道:“这么多人啊?”
还有很多外国人, 其实昨天就看见过外国人了,但李敬党叮嘱过他们, 看见外国人别直勾勾的盯着人家看, 还道:“等展会开始外国人随处可见,见多了就没什么稀奇的了。”
外国人见多了是没什么稀奇, 但第一个外国人盯着他们展柜上的编织品并开口叽哩哇啦说话的时候,刘翠云还是感觉稀奇的不行,但她还算稳得住,牢牢记着李敬党的话,不死盯着人家看。
周嘉妮微笑着冲外宾点了点头, 然后看向旁边的翻译, 翻译指指他们跟旁边临市的展台, 问道:“你们是一家的吗?能拿现货吗?”
周嘉妮笑道:“不是一家,我们是崇汇省正丰市扶永区滨县下头西河公社前进大队的,您可以看一下我们的资料。”并继续解释道,“抱歉, 没有现货, 按订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