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就是洪广伟小声道歉和周万里劝架的声音。
片刻后周佩兰红着眼圈进来:“嫂子,咱自家人不用客气,中午炖锅白菜就……”
没说完就看见盘子里的烧鸡,还有切好的火腿肉、放在旁边解冻的排骨以及正在淘洗的大米,她吸了一口气,赶紧拦着:“别别别别,嫂子,这是家里过年的菜啊。你听我的,咱中午就炖个白菜,熬点棒子面粥,我们带了口粮和全国粮票……”
余慧芳把她推出去:“几年才回来一趟,你嫂子还管不起你一顿饭么?”
情绪刚刚稳定下来的周佩兰转身抱着余慧芳哭了。
吃完中午饭,小静丹就抵不过困意睡着了,趁着她睡着,周佩兰两口子,加上周万里两口子,一起去了洪家。
周嘉妮还想跟着,余慧芳没让,道:“你一小姑娘看这个干啥?我跟你爸就是去助阵,跟你奶在家看着双胞胎和你表妹。”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走了,姜新凤再惦记闺女那边,也得忙年,她开始在家里做炸货,调馅子,收拾食材准备晚上那顿。
周嘉妮在旁边打下手。
到下午四点了还没见回来,洪静丹醒来后哭着找妈妈,周嘉妮进屋稍微哄了哄就不哭了,很乖巧地坐在那里看着两个小表哥对她耍宝。
到快五点的时候,爸妈和姑姑姑父他们才雄赳赳气昂昂地回来,大获全胜。
本来要留他们在家里吃饭,周佩兰道:“不了,我婆婆这就挑理,嫌我大年三十把她闺女撵出去呢,我们再不回去过年,这个年过不安生了。”
说着瞪了她丈夫一样,洪广伟只能赔着笑脸。
姜新凤跟余慧芳赶紧收拾了一堆东西让她拿着,道:“回去就甭做了,吃口现成的。”
周佩兰也没跟娘家人客气,留了粮票还有他们从金城带回来的特产,余慧芳不要,听小姑子道:“嫂子拿着吧,放在我们身上,在家里不定啥时候就被人翻走了。”
因时间不早了,就没再多逗留,等把他们一家送出去,姜新凤才细细问起下午的经过。
余慧芳笑道:“他姑是先礼后兵。”
周佩兰准备回来前就给家里拍了电报,临出发前又打了电话,让大姑姐给腾房子,结果没一个当回事的。
周佩兰下午回去进屋看见啥往外扔啥,少不了一场鸡飞狗跳、鬼哭狼嚎。好在洪广伟站在自己小家这边,把他姐姐一家撵了出去。
姜新凤点点头,道:“就得这么闹一场才行。”
说完周佩兰的事,余慧芳跟闺女道:“妮妮,路上我跟你姑说了你们厂编制业的发展,说你想帮厂里做出口,你姑说她有个同学就是负责外贸展览选品的,让你年后拿上几个样品,她带你去拜访拜访。”
第120章
周佩兰才知道侄女居然帮着下乡的村里办了工厂, 她说的工资居然是这么挣的,可骄傲了,当时跟嫂子道:“把出口谈下来那就是大功一件,这成绩拿到哪个厂子都耀眼, 不用卡两年, 妮妮也能通过招工招回来。”
当地不批准那也是不舍得放走人才, 而不是单纯的不同意。
意义不一样。
余慧芳也开心, 就着又顺口给小姑子说了周嘉妮提议村里弄大棚,还上报纸以及在当地做报告的事。
周佩兰惊喜之余叮嘱嫂子道:“甭管那奖状还是报纸、照片, 可得留好了, 这都是实打实的成绩,将来回城说不定用得上。”
知道大棚蔬菜的主要负责人还是侄女在乡下找的对象, 就详细问了问未来侄女婿的情况,听到说年后就带着妮妮回家看看,遂放下心来。
回城后抛妻弃子的有、抛夫弃子的也有,这情况哪儿都不缺。
他们不做那负心人,但也不能让别人负了, 知道家里住址就多一层保障。
余慧芳:“我知道, 这些东西都留着呢。”
周佩兰:“年后如果能谈下出口业务, 想办法让咱妮妮上次省城报纸,将来回省城也方便。”
到时候她找这边的同学帮忙联系一下。
余慧芳听着心里十分熨帖,当时还道:“你多操操心了。”
“我是她亲姑,说这客气话干啥?”
虽然闺女在乡下混的如鱼得水, 可终归还是希望孩子回来。
不过时间匆忙, 回去冷锅冷灶的还得收拾, 周佩兰没顾上看侄女的奖状和报纸,等年初二再来看看。
姜新凤因为闺女回来, 没待多久又带着孩子离开,情绪大起大落,胃口就有点不好,晚饭没吃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