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固定行李的松紧带绳索。
箱子外层刷了桐油,颜色比原木色深一点,整体非常好看。
总之,越看越喜欢。
成品经过多次返工,废了不少材料才终于做成,确实没得说。
当时成品一出来周嘉妮就爱了,要不是早就答应过辛光荣,这样品又得先落她手里。
“辛科长喜欢就好。”
“喜欢喜欢,太喜欢了,非常感谢。”
这礼物真是送到他心缝里去了,辛光荣一叠声地道谢,心里不由自主开始琢磨,等回去安排一下,前进大队年后的订单要优先给他们发,毕竟要的量也不大,怎么都能匀出来。
还有信息资源的事,年前他们那块花布只给齐阳百货大楼供了货,周边地区都没有,实在供应不上。
毕竟临了年嘛,年后应该会松一些,到时候他多留意留意文件,早点通知周同志,也让周同志在当地卖个人情。
跟辛科长聊了两句以后的合作计划,提前拜了个早年,准备走之前,才状若不经意地样子从包里掏出一张报纸递过去,道:“辛科长,我们大队上报纸了,您抽空看一下,年后出差如果路过我们那儿,还是欢迎您去参观指导。”
张宝生那二十份报纸真不够分的,又让公社小赵秘书帮忙买了二十份,周嘉妮这趟回来拿了几张,她觉得给合作单位发一发还是有必要的。
得让合作单位看看,他们一直在进步,是个努力上进的大队。
辛科长‘唉哟’一声,道:“好好好,我一定拜读。年后如果路过你们那里,也一定去拜访。”
他还以为是编织厂的事上报纸,等回到家展开后才知道是因为大棚蔬菜。
周嘉妮又去了趟孟老师那里,给孟老师送了份报纸。
又往两家百货大楼跑了一趟,本来想着去逛逛,看能不能捡漏买点东西,结果发现甭管哪个柜台前头都挤不动,就直接去办公楼了,给领导们提前拜个年,再送上报纸。
友谊商店那边没遇上邹主任,好在提前打过电话,给了门口的服务员,让他帮着转交。
余下的时间,在家里帮着搞搞卫生,管教双胞胎,偶尔招待几个上门来的邻居。
年二十九去赶了个大集,但是跟爸妈和双胞胎一起去的,没倒腾东西,只寻空瞄准一个黄牛快速买了几张票。
下午厂里同事来家里说:“嘉妮她姑一家从豫省回来了,明天早上八点到车站。”
姜新凤嘴里‘唉哟’一声,霎时间红了眼眶:“我佩兰回来了。”
第119章
周嘉妮的爷爷去世比较早, 姜新凤就只生了周万里和周佩兰兄妹俩,女婿洪广伟是金城电表厂的技术人员,周佩兰是电表厂厂委干部。
金城跟这边离得远,周佩兰一家得有五六年没回来了。
周嘉妮上辈子跟姑姑一家接触也不多。
但听她妈说过, 自己出生后姑姑带过她一段时间, 非常疼她。姑姑以前在齐阳的时候也给她买小衣服, 织毛衣、织鞋子什么的, 近几年也收到过姑姑寄来的包裹。
周嘉妮道:“那明天我去车站接一接。”
余慧芳跟周佩兰姑嫂关系不错,比跟她亲弟弟妹妹关系还好。当年刚生了妮妮, 婆婆那阵子正好生病, 都是小姑子帮她带孩子,听到小姑子回来也很高兴, 忙道:“明早我跟你爸也去。”
周嘉妮:“我姑现在俩孩子吧?”
姜新凤:“你表弟洪鸣,今年有个十三四岁,你表妹洪静丹过完这个年虚岁刚满六岁。”老太太又擦擦泪,“五年前那次你姑就打算回来过年,都准备要订票了, 发现怀了老二。等生了孩子, 考虑着孩子小, 就没再挪动,这不一直到现在。”
余慧芳收拾着东西,跟姜新凤道:“佩兰临到跟前了才跟咱说,应该是没打算住家里。”
姜新凤就‘唉哟’一声, 顿时想通了什么, 道:“是得回洪家住。”
他们去金城后, 家里的房子让她婆婆分给大姑姐一家住了,几年前回来那次就为这事起过矛盾。
如今又隔了这好几年, 难得回来要是不回去住,她大姑姐该真当那家是他们的了。
“看来佩兰应该通知那边了。”姜新凤道。
余慧芳道:“那我收拾点年货,明天佩兰他们过来吃午饭,要是回洪家就让他们把东西拿上,要是不想回去,咱挤挤也能住开。”
她赶紧去安排,周嘉妮在旁边打下手,听她妈妈感慨道:“你姑比你姨脑子可清醒,你姑知道争,你姨是傻乎乎往外送,拉都拉不住,跟你前段时间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