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李燕下乡的第三年,还没争取到回城的资格。
两家人边走边聊,到了楼下,正碰上吕翠兰,看了看周嘉妮,很隐晦的翻了个白眼就错身过去了。
周嘉妮回来过年了,她家爱玲却不能回来,估计邻居们又得拿她家的事说嘴。
李燕看到吕翠兰的反应有点意外,她记得身边这小姑娘跟吕翠兰的三闺女关系不错,小时候都形影不离,这怎么见面不说话就算了,还翻白眼呢?
心里纳闷,她就转头问了吴红一句:“妈,刘叔家的三丫头我记得跟妮妮差不多大,她下乡了还是留城里了?”
吴红就戳了她一下,使了个眼神,李燕就知道这里头还有点她不知道的因由,忙闭嘴。
周家倒是没说什么,上楼到门口道别,回了各自的家。
李燕进门后她妈吴红才小声说了两家的矛盾,桩桩件件的包括后续一些列的连锁反应,跟闺女八卦了一通。
李燕轻微撇了下嘴:“我记得我下乡前…忘了哪一年了,我跟你们说刘家那几个孩子心眼子都不少,尤其那个刘爱玲,看着一脸老实相,数她蔫坏。周家妮妮别看长得机灵,可却数她最单纯,你们还说我眼神不好。”
又道:“现在验证了吧?我不让你跟吕翠兰玩你还嫌我叨叨。”
说着拿起桌子上的篮子看,一看就不是寻常款式,道:“这就是嘉妮下乡的大队里做出来的吧?”
吴红早忘了几年前的这一茬,听闺女问篮子,忙道:“是,好看吧?我是没舍得买一套,就买了个花边的打算过年放点东西,我跟你说,有个元宝形状篮子也好看,还有好几款…都在百货大楼摆着呢。”
“好看,确实好看,明天我去百货大楼看看其他样式。”
李燕放下篮子去拆自己的行李,吴红上前帮忙,道:“你歇着,我来拾掇。”
李燕从包里拿了三个竹杯出来,道:“我给妮妮送过去。”
吴红下意识有些心疼:“人家有喝水的缸子,还差你这竹杯啊?”
还一送就送仨,这是连周家的双胞胎儿子也算上了。
竹制的东西在这边挺稀罕,以前女儿往回带过,她都送家里亲戚了,拿出去可有面子了,今年还有亲戚早早就跟她打听,问她家燕子过年回不回来,要是带了竹杯,给留一个。
而且,她记得自家闺女跟周家闺女也不怎么在一块玩啊,这咋要给周家送东西呢?
李燕无语道:“妈,我有事要请教人家。”说着又拿上一包葛粉。
吴红更心疼了,不解道:“你有啥事啊?”
要送这么多东西。
等再看到闺女还拿了几块南方那边的点心,简直心疼的直抽抽,但又不敢拦着。
“你甭管了,这竹杯没花钱,葛粉也是当地老乡送我的,就这两块点心也值不上多少钱,你心疼个什么劲……”李燕说完就拿着东西出去,去敲隔壁的门了。
周嘉妮回来也在整理前几天让运输队帮着捎回来的行李,单独将那个行李箱样品拿出来放到桌子上,准备明天给一纺厂辛科长送去。
这行李箱周万里也很喜欢,都不知道反反复复看过多少回了,可他用不上,就是瞧着眼馋。
这会儿看着闺女拿出来,周万里又把视线黏在上头,道:“你们厂的东西真是一个比一个好看,这箱子我也就是用不上,要是常出差,我高低得备上一个。”
周嘉妮抬头看了她爸一眼,笑道:“不出差放家里也能用,存点过季衣服什么的,搁在家里的柜子顶上,等年后我给您带一个。”
周万里搓搓手,看了余慧芳一眼,他知道这东西便宜不了,买回来又只能当普通箱子使,不知道媳妇乐意不乐意。
余慧芳没多想,她就想支持闺女的事业,道:“买,有就买一个,妮妮常来常回的也能用上。”
周嘉妮心头突然动了下,跟周万里道:“爸,行李箱你平时用得少,但手提包用得多,明年我跟厂里的手艺师傅合计合计,设计一款手提包,你跟我妈一人一个,背着上下班。”
周万里忙道:“诶,好,好啊,手提包我能用。”
余慧芳也开心地笑了声,去拿女儿今天带回来的包,问道:“有没有要洗的脏衣服我给你洗了。”
周嘉妮一看她妈妈拿手提包,想起来点啥,过去嗤啦拉开拉链,拿了之前领的奖状出来,道:“喏,我今年的荣誉都在这张纸上了。”
上回来送货匆匆忙忙的也没往回拿,而且她主要是想跟演讲时的照片一块带回来,当时还没洗出来发到大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