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萍倒是还好,维持着面上的客气。
她刚把玉米面弄好,刘爱玲从外头进来了,看见孙萍在家还愣了下。
孙萍也惊讶地招呼:“爱玲同志,你咋回来的这么早的?”
刘爱玲就着脸上的惊讶说道:“今天你做饭啊?我记错了,还以为今天我的班呢,赶紧回来了。”
孙萍笑道:“今天我的班,你快进屋歇着吧。”
刘爱玲点头:“行,那我进屋歇会儿,要是需要帮忙就喊我。”
她进屋关上门,脱下鞋子,看着脚上磨破的水泡,微微嘶气。
次日周嘉妮走进加工坊的时候,院子里一片凝重。
顾富贵有些着急地道:“我点的没错,你想,就三十个篮子,我不可能数错,而且大牛也数过吧?”
刘大牛点点头:“我数的也是三十,赵梅也说是三十,而且检查完就搁这边了,不可能谁拿上一个放到没检查的那里边吧?”
“怎么了?”
见周嘉妮过来,赵梅道:“昨天清点好的筐子少了一个。我的习惯是十个一摞,检查完就放到这边,而且大家也都知道这块区域专门放质检合格的产品,不跟别的产品掺和,但今天准备交货,做交货前最后检查的时候发现少了一个花边蓝。”
刘照业指指非质检区那边,道:“现在的混乱点就是,这边没点过,谁也说不准这边有多少,是不是有人从合格区拿了一个放到这边……”
大家七嘴八舌地道:“照业叔,这不可能。”
“是啊,我们都知道这是没质检的,那边是质检合格的,怎么可能来回掺和。”
“没人拿,这么长时间了大家都知道规定。”
“也不绝对,是不是哪个孩子淘气进来捣乱来着?”
好几个人纷纷点头,不是没这个可能。
周嘉妮扫了一圈,冷静道:“谁负责钉小布条?手上的布条是有数的吧?对一下数量。”
百货大楼那边不是嫌在篮子上写字不好看么,就改成了钉布条,弄了个小章专门往布票上盖,再钉到篮子上。
章在刘通手里,他每天盖多少个章都有记录,这边负责领取的人领多少也都是当面点清的。
“我,周科长,我负责往上缝这个。”有个嫂子站出来道,“我马上清点。”
最后将手里还没用的布条和已经钉到篮子上的一核对,确认不是数错,也没人混乱,就是少了个篮子。
确切的说,是有人偷了个篮子。
从加工坊成立以来,这就是全村的荣耀,本村人走出去腰杆都比以往挺几分,平时大家言语间对加工坊也颇为维护,加上发展也越来越好,工作氛围也不错,这厂子都快完工了,其他社员都准备等招工呢。
所以,谁也没想过会有人来偷篮子,脸上都露出那种不可置信的震惊。
这就好比一道晴天霹雳,把所有人都劈愣怔了。
周嘉妮视线在大家脸上扫过,基本断定不是这里头的工作人员,但还是得再做详细的判断。
“最后一次点数是什么时候?”周嘉妮问道。
赵梅白着脸,声音有些发颤地道:“昨天下午下班前,我点的。”
但她不是最后走的,所以不会有人怀疑到她身上。
“谁最后走的?我问这个不是怀疑最后走的人,而是要判断一下篮子丢失的时间。”周嘉妮温声道。
有三个人一起举手,语气敞亮地说:“我们仨一起走的。”
“锁门了吗?你们出巷子的时候有没有碰见过进来的人?”
三人一起摇头有点心虚了:“没锁门,因为我们知道李副厂长马上就回来了,而且之前没锁也没丢过东西。也没碰见谁,就是四大爷他们在前头走。大家一起下班嘛,我们就是在最后边,顺手把门掩好就回家了。”
其他人也说出巷子的时候没看见附近有别的人。
周嘉妮让人去厂子那边喊李敬党回来,另打发其他人去叫张宝生和邱则铭。
喊人的时候顺便问问他们有没有过来拿篮子啥的。
李敬党先回来的,跑的气喘吁吁,去喊他的人已经告诉他丢东西了,所以进来后便道:“我昨晚六点多一点回来的,没动过那些产品,一直到今天早上没再出过门,今早去厂子那边的时候,四大爷他们都已经过来了。”
张老四他们点头。
周嘉妮看了他一眼,也没怀疑李敬党,他不可能为了一个篮子做出坏自己前途的事。
她问道:“门是对齐掩着,还错开掩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