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又马不停蹄的跑了三家供销社,晚上回到招待所,累的一动不想动,简单洗了个澡就挡好门睡了,第二天一大早坐车回了镇上。
起床的时候那叫一个酸爽,肩膀疼、胳膊疼、腿疼,最后她连布包都不想往肩膀上挂了,轻装上阵坐车回去的,下车后才找出来拎在手里,往里头放了半斤茶叶末,去了国营饭店。
正好到吃午饭的时间了嘛,在饭店落落脚,填饱肚子再回去。
王丽萍几个看见她也挺开心,还送了她一碗西红柿鸡蛋汤,周嘉妮送了他们半斤茶叶末。
赵梅天天来,大家已经知道前进大队要建厂,而且周嘉妮还成了科长的事。
私下里还感叹,当初周嘉妮用菜谱给村里老乡换微薄收入的时候,谁能想到她会带着前进大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那么大的发展。
跟省城百货大楼的正式合同签了,听说还有个什么凳子准备进友谊商店,虽然不干他们都事,但因为认识周嘉妮的缘故,莫名也多了点自豪感。
走的时候周嘉妮也没空手走,要了十个二合面馒头,一兜肉包子,还跟国营饭店这边讲好了每两周帮她买四斤肉,并且再帮她买点干海带。
馒头跟包子她没给票,肉的话如果能高价买不给票最好,必须得补票的时候她也能补上,看他们的指标。
还讲好了,如果能搞到不要票的大骨头,不用问她要不要,直接让赵梅给她捎上就行,转天结算。
肉也不是一次买四斤,其实有两斤是算上了邱则铭那边,如果他仨不要,自己全收了。
半个月吃二斤不算特别奢侈,就算村里人知道了也说得过去。
太频繁的话她还是会担心影响不好。
走着回到大队,在村头把该拿的东西拿出来,先去了村委,没想到小邱同志在。
冷不丁看见周嘉妮走进来,邱则铭心头不受控制的动了两下,也肉眼可见的松了口气,笑道:“周科长回来了?”
周嘉妮笑道:“我是不是打扰邱主任办公了?”
“没有没有,我也刚好写完,你找队长?”
小周同志突然一个人跑去市里,他这两天有点担心。
跟在省城不一样,在省城她是住家里,那又是她从小长大的环境,市里,在邱则铭看来,那是对小周同志来说完全陌生的地方。
这两天一直在电话旁边坐着办公,电话就响过两次,一次是省里第一百货打来的,第二次是第二百货打来的。
现在看着人回来了,除了有点疲惫,眉眼间尽是轻松的笑意,他也松了口气。
正好张宝生进来,看见周嘉妮也顿时笑道:“小周回来了?市里咋样?”
“很好,等咱们厂子建起来,产量提上去了,争取把市里的两处百货大楼也拿下。”周嘉妮从包里拿出几包茶叶末,笑道,“加工坊的工作人员们加班加点的干活太辛苦了,我买了三斤茶叶末,让大家每天上班后泡上一缸子喝。”
另外的几斤是从市里第二百货和几家供销社凑的。
国营饭店留了半斤,毕竟要托人家帮她买东西么,光空口也不合适。
虽然她那里有茶叶,但也不妨碍留半斤茶叶末喝,剩下的三斤给村里,报销就报销,不报销也无所谓,她还挺愿意出个人的人情的。
茶叶末并不寒酸,没看张宝生眼睛都亮了么?
还有一阵风进来的刘通,道:“茶叶末在哪儿呢?”
张宝生嘴里也‘唉哟’一声,乐道:“小周同志,你可真是咱们的好同志啊!”
第91章
这几斤茶叶末还是走了公账, 刘通拿了两斤到加工坊交给张老四管着,给大家喝。
另外一斤就搁在村委,他们自己喝。
张老四他们都高兴坏了,还道:“宝生让你去供销社买的?”
平常想从供销社买点茶叶末, 就跟要买他们的命似的, 总有理由左拦右推, 他这还算跟供销社的人熟的呢, 可人家也没把他当回事,他就是个编草帽、编筐子的嘛。
有时候匀给他二两, 他拿着在村里走, 其他人还只有羡慕的份。
是啊,这二两旁人想要也是买不来的, 供销社自己人还不够分呢。
现在居然给了二斤?
张老四还咧嘴笑了下,这是本村供销社采购员从本村加工坊进不到货才想缓和一下关系吗?
“啥啊?这好事可别往他们头上扣。”刘通嗤道,“这是小周同志想着你们工作辛苦,从市里好几个地方凑来的,也没少费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