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如今的小周同志,真是不一样了。
赵梅每天来送菜,他们自是听说了小周同志的壮举,能把一个小村子里的东西卖进百货大楼,还能让百货大楼跟他们下了订单,这个小周同志,委实是个人才啊。
可不是人才么,为了帮村里人卖菜,又是贡献花馍技术,又是贡献菜谱的。
这样的同志,能把老乡做的编织筐卖进百货大楼,好像也不用太奇怪。
王丽萍可没顾上那诸多感慨佩服,她满心惦记着毛衣,跑着去洗了手,回来小心翼翼地展开了让小周帮她捎的红毛衣。
带点小领口,手感软绵,密匝的纺织工艺,真不愧是省城的货,她高兴地道:“小周,真是太谢谢你了,我姐一定喜欢。”
又压低声音道:“以后我们饭店不要票的份额,我给你多留点。”
周嘉妮笑眯了眼。
看,人缘这不就为下了?
第53章
李敬党招呼大家落座, 让店员给他们装一小笸箩馒头,张宝生觉得过意不去,拦着改成了一半馒头,一半二合面馒头。
李敬党又要了一小铝锅西红柿鸡蛋汤, 再让邹凯帮他们炒了个青菜, 切了盘咸菜疙瘩, 一人一个煮鸡蛋。
大家围着桌子坐下来, 王丽萍端了一碟子盐水花生过来,吧嗒往周嘉妮面前一放, 道:“请你吃的。”转身就走了。
“一起吃一起吃。”周嘉妮往桌子中间推了推, 转头笑着看了王丽萍一眼,王丽萍冲她眨眨眼。
就是冲着周嘉妮才给的, 但得让其他人知道是沾了小周同志的光。
大家吃饱喝足,准备起身走的时候,赵梅提着菜从外头进来了,看见周嘉妮眼睛顿时一亮,笑道:“嘉妮!”
周嘉妮笑道:“嫂子。”
“你终于回来了, 大家都可惦记你了。”赵梅是由衷的开心。
不过他们还要去公社汇报工作, 弄不好翟主任已经在等着了, 此时顾不上寒暄,简单打过招呼,离开国营饭店,直奔公社办公点。
他们走后, 后厨的俩婶子才出来找王丽萍, 看小周帮她捎的毛衣。
赵梅也过来看, 道:“这款式真好看,颜色太鲜亮了。”
王丽萍笑道:“好看吧?织的花纹也漂亮, 这款式漫说咱镇上供销社,县里也没见过。不愧是省城的东西,我姐得高兴坏了。”
“是好看。”两个面点婶子只看,不敢上手摸,怕给人摸坏了,其中一个跟赵梅道,“咱就盼着你们供出去的货早点卖完,让省城那边多管你们进点货,等小周同志再去省城,也让她帮着给我闺女捎件衣服。”
一提这个赵梅顿时笑道:“省城那边已经又进货了,这回下了两百个篮子的订单,等编完就去送。”
邹凯都从厨房出来了,惊讶道:“你昨天不是说才送过去吗?”
赵梅笑道:“具体情况咱也不知道,昨天傍晚李秘书去村里通知接站的时候提了句,说省城又下了两百个篮子的订单,省城一共俩百货大楼,都下单了。”
有个在店里吃饭的顾客道:“省里有两个百货大楼啊?”
赵梅转头笑道:“对,两个百货大楼,我们队长说…也是听小周同志说的,叫第一百货和第二百货,除了百货大楼,那边的供销社也是满地开。”
“了不得,那省城得多大,弄俩百货大楼。”那顾客听着直咂舌,又道,“你们前进大队这回算是行了,弄不好就是公社第一了。”
这话赵梅可不敢接,怕说的不合适让人家笑话她。
不过现在他们村的人现在个个走路带风,跟其他村的人说话时声音都比往常大了几分,打心眼里高兴。
另一边,张宝生他们仨坐到了公社的办公室里。
翟项强见到周嘉妮也是有些惊讶,没想到这小姑娘不但年轻能干,模样也生的这样标准。
他温和的问起这趟省城之旅,着重问了问周嘉妮是怎么跟百货大楼谈下的合作。
周嘉妮自是有问必答。
张宝生现在对上领导不大紧张了,别看去省城只待了一天,他觉得自己也算见过世面了,说到百货大楼的时候他抬手比划着形容:“那么大,四层楼高,里头柜台摆的都跟供销社不一样,头顶上的灯管子贼亮贼亮的,都亮的耀眼……”
聊了片刻,最后话题拐上周嘉妮被举报的事上,张宝生刚直起来的腰杆腾的落了回去:坏种可能出自他们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