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安全,一旦发生卡壳或者什么意外情况, 一定要先停了机器然后再下手去弄。”
“知道了。不过,妹子, 这么着是不是太麻烦?”
“安全第一。这个你知道多大劲儿吗, 一旦手被搅进去,一分钟不要就能搅的粉碎。我是老板,我都不怕耽误时间, 你们挣工资的怕什么麻烦。”
“好,知道了。”
苏安每天负责送货, 忙的同样脚打后脑勺。孟宏志腊月二十七单位放了假,一家五口收拾行李出发回京城。
“明年买辆小货车吧。”他开口建议。今年洗煤厂收入不菲, 买这些不在话下。
“行, 买。”
两口子意见一致, 瞅准时间在投资上绝不含糊。车站里婆婆公公亲自来接,看到孩子们高兴的不得了。
“宝贝, 还认不认识奶奶了?”
时隔一年,小家伙们自然是不记得了,但路上爸爸妈妈嘱咐过,此时都笑着点头。
“认识奶奶。”
哎呀,这回孟雅音更是高兴的飞起。公公孙成功看到一对双胞胎孙子也很开心,小家伙长的跟孟宏志十分像,虽然是跟孟家那边人长的像,但也改变不了这是他孙子,亲孙子。
孟宏志提着行李,老两口一人抱一个,苏禾牵着闺女的手,路上看人多也将她抱了起来。
翌日他弟弟结婚,家里已经都准备好。他大哥听说他如今挣的比自己多,两口子也歇了在弟弟弟媳面前攀比的心思。一家人至少表面和谐,这样就挺好。
弟弟结婚第二天吃的团圆饭,弟媳改口得给见面礼或者改口钱。苏禾和孟宏志包了俩红包,大哥两口子居然没准备,一时间紧急从兜里掏钱救急。
“别介意,忘了做红包了。”
“没关系的。”
一人五块钱,弟媳欣然收下。等回了房间拆开二哥二嫂给的,顿时被惊了下。
“五十啊。”
“每人给了五十,加起来是一百。”
“二哥二嫂看来如今不少挣啊。”
“二哥他们这行,年终奖很多的。”弟弟说着,开口嘱咐媳妇:“别往外说,尤其是大哥大嫂。”
“知道。”
父母给的也不少,接下来的日子新媳妇跟苏禾相处非常好。“二嫂你带孩子们玩,我做饭就好。我手艺也还可以,你尝尝南方菜。”
“好,托你的福不用去南方就能吃到南方菜。”
大年初一逛庙会,给孩子买了许多吃的玩的,小孩子看到这么热闹的场景都高兴疯了,跟着爸爸放鞭炮,新衣裳给崩出一个窟窿来。
“得,新衣裳成旧衣了。”
“哈哈、”
三小只开心的笑,知道妈妈没生气。玩吧,玩吧,过年就是开心就好。看到什么稀罕的玩意就想买,压岁钱花的不剩几个子。
初四坐火车回家,孟宏志他们单位初六正式上班。苏禾这边基本就没停,春运期间干粮卖的好,雇的人在她弟弟的领导下一直在工作着。
“初一到初三给大家发两倍工资。”
“谢谢老板。”
跟司机们新学的词,大家开心的喊。以后也不喊什么妹子、姐姐了,一个个全喊老板。
“小五,你去学开车去。我马上买货车,以后开车就交给你了。”
“好。”
给弟弟报了名学开车,事情在有条不紊的发展。正月十五元宵节,她买了材料在家大家一起做元宵。
花生、瓜子、芝麻、核桃、杏仁,用糖浆做粘合剂团到一起,分成一个个小圆球。然后放进盛放着江米面的笸箩里来回摇。这就是北方的元宵。
做的不少,给大家每人发一份。北方人不太爱吃甜食,一般也就是吃几个应应景。她娘还是喜欢饺子,看冰箱里还有肉,给剁了馅儿包饺子。
“娘、你们找好房子住了吗?”
“西屋先不扒,我们住西屋。等堂屋一溜盖好搬进去后再把西屋拆了,啥都不耽误。”
“这是个办法。我哥呢,开春也要准备盖吧?”
“已经找好匠人了,一开春两面一起盖。”说到这个老太太乐的合不拢嘴。“跟做梦似得。这才几年啊,大家伙高兴吃饱饭了,咱这居然全盖新房。你不常进村子不知道,谁家提起咱来不羡慕。”
“低调,别引人嫉妒。就说是借的钱。”
“你爹早说过了,我没张扬。钱老婆子之前那么诋毁咱,我也没跑她跟前炫耀去。嗐,都过去了。现在就是操心小五,姊妹几个他最小。这孩子还是个闷葫芦,有事儿不说让人更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