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重男轻女。”
“唉、跟你爸妈学的。”
“嗐、孙成功。你这话是找架吵是不是?”
“没有。我就是、我老思想。如今计划生育了,这老思想下一代也许就会转变,可我这岁数,这辈子估计是改不了了。”
“还是改改,别让小辈为难。想想我们当初,因为这个闹多少矛盾。要不是头俩都是儿子,你父母我父母,那非得吵翻天。这是陋习。”
“你们孟家有传承了,你当然这么说。”
“胡扯。也许禾禾肚子里是俩闺女呢。俩闺女不好嘛,一对一模一样的女娃娃,想想就可亲。你这话要是让你孙女听到,以后都不喜欢你这个爷爷,让你老了当孤家寡人。”
孙成功又叹息一声,默默反省一下自己。是自己太封建了,可他只不过想要个孙子而已啊。仨儿子,难道最后不能有个孙子?哪怕一个他就满足。
晚饭做的异常丰盛,苏禾最后吃了一块儿肉牛,倒是特喜欢生的西红柿,接连吃了俩。
“酸儿辣女,估计是男孩子。厨房还有西红柿,明天我再给买。”
“谢谢妈。”
翌日孟宏志再次出门,原本是打算去故宫玩的,结果也没去。孕初期,医生特意交代的注意。
“下回吧,下回回来探亲再带你们去。”
“好。”
返回的时候公婆给买的卧铺,一路舒舒服服睡到家。夜里八点下火车,她弟弟赶着马车来接。
老太太在家做好了饭,马车直接将他们送到了娘家。弟弟去给大队送牲口,他爹负责给大队喂牲口,今晚说好了他替老爹。
家里,老太太做的西红柿鸡蛋面。西红柿是去年保存的酱,稀缺的俩输液玻璃瓶是好不容易讨来的。一直留着没舍得吃,这回给他俩做了接风饭。
看她没什么胃口,老太太关切的问是不是路上太累。“坐这么长时间火车,是晕车了吧?听他们说有些人一坐车就晕车,你去的时候晕吗?”
苏禾笑笑,孟宏志也满脸的笑。老两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难受咋还笑啊?宏志也是,平时看挺体贴细心的,这咋媳妇这么没胃口难受他还满脸喜气。
“爹娘,禾禾怀孕了。”
“真的?”老两口异口同声,老汉惊的手里的烟袋都掉在了地上。“禾、真有了?去医院瞧过了,大夫说的?”
苏禾点头:“嗯,说可能是双胞胎。”
老太太双手合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老汉也笑起来,“你奶奶生的你大姑二姑就是双胞胎,你这居然也怀了俩。好啊,好,一来来一对。”
老太太瞅瞅怀里的外孙女,“要是生俩闺女,加上这个可仨都是闺女。”
老汉白她一眼:“仨闺女咋了,多少也不嫌多。自己的孩子,男女都好。”
老汉还真是不嫌,老婆子进门先生了个闺女也乐的很。对孩子们一视同仁,都是自己的骨肉。
“你自己当心,刚怀孕谁都别说。老话传下来的,这种事儿得藏着掖着,等啥时候显怀了大家就知道了。别嚷嚷。”
“知道了。”
“没胃口是不,你想吃啥,娘去给你做去。”
“没啥想吃的,路上吃了块儿桃酥,现在不饿。”
“家里还有鸡蛋,等会儿拿回家去。一次怀俩,吃好的补补。”
“鸡蛋留着给月秀吧,我们的我们自己去买。”
“都有。天暖和了,今年都说上头风向变了,我喂的鸡不少。你养的鸡也在我这儿,明儿让你爹给你送回去,再过段日子就该下蛋了。”
“好。”
怀孕了,这大好事却是只有她父母知道,连哥嫂都没告诉。回来销假照常上班,孟宏志每天接送。他之前也这样,所以大家也没多想。
日子一天天暖起来,孟宏志去找了公社领导说批地基的事儿。非常顺利的批到了村北一片平地。
“你说的私人开洗煤厂的事儿,现在上头还没政策。别急,你手里估计也没那么多钱。等政策下来,公社牵头,洗煤厂咱们肯定要上马。”
“好。”
探了探口风,他心里有个底。日常关注新闻,时刻注意着政策的变化。改革开放了,这股春风会很快吹遍神州大地。
大队今年也在议论土改的事儿,听说南方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实行。闲来休息的时候大家都在说这个,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他俩身上。
“孟宏志在公社批了地基,要盖新房了。”
“是嘛。当初是谁笑话人苏禾嫁的不好的。如今瞧瞧,人家如今可是产妇进产房,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