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听过没见过,也不确定这孩子多大,到底敢不敢吃米糊。就算可以吃,她这也没米糊。
朝外瞅瞅,孟宏志还没回来,她将孩子再次裹起来,然后抱着回娘家。她娘养孩子经验比她丰富,问问老太太吧。
到娘家,她娘已经从舅舅家回来。来不及问什么情况,先将孩子露出来。别说,老太太也一样被吓了一跳。
“哪来的?你把谁家孩子抱来了。”
“放在我家门口,我就给抱回家了。娘你先别问这些,我就问你这孩子大概有多大,她饿了,该喂她吃什么?”
“谁干这么缺德的事儿?这么好的孩子,咋就舍得扔了?”
“行了,别说废话,该喂她吃什么?”
“绝对不到俩月。米汤不好消化,得吃蒸熟的米粉。家里没有,你先到村里找喂奶的女人,让孩子先吃点奶。”
“哦。知道了。”
苏禾的年纪,她的同龄人中有好几个都处于哺乳期。她抱着孩子当即给娃娃找奶吃,很顺利的找小学同学给喂了个饱。
“禾禾、那这孩子你打算咋办,自己养着?”
“不知道呢。先给喂上,不能饿着孩子啊。”
“是。行了,我奶水多,饿了你就给我抱来。”
“多谢。”
“不用客气。”
她抱着孩子找到了母乳,回家发现老太太不在。没一会儿老母亲回来了,簸箕里端着的正是碾好的米粉。
“娘,谁帮您推的碾子啊?”
“用小碾子碾的,没弄多少。先给孩子准备一两天的口粮,赶明儿我再跟你爹去推。”
“娘、听您这意思,这孩子?”
“咋,你不想要?”
“我是、我也不知道。”
“老祖宗留下来的法子。女人要是怀孕不顺利啊,就抱养一个旁人家的娃娃。一般抱一个就开怀了。这孩子既然给你送到家门口了,你就当自己亲生的养着。以后再生一个,俩孩子正好。”
“这、得跟宏志商量。”
“商量去吧。”老太太说着将米粉放进蒸笼,一边做一边说:“先蒸熟、吃的时候只需要开水冲泡就好。这样养的娃娃身体好,不比吃奶的差。”
老太太又找了破旧衣裳撕了给孩子做尿布,将孙子孙女穿过的衣裳和尿垫也找了出来。
“先将就用,赶明儿我再给做新的。”
一个孩子,这可不是儿戏。苏禾默默的深呼吸几次,抱着孩子留在娘家没走。很快孟宏志下班,看她不在家骑车过来了这边。
“哪儿来的孩子?”
“家门口捡的。”
将事情又跟他说了一遍,兜里掏出那封信给他看。看完他眉头皱起来,视线移到炕上的娃娃身上。
“你那是什么表情?”
他转头冲媳妇笑笑,“没事。我在猜这孩子可能是谁的。”
“谁的?”
“没头绪。明天打听一下,最近离开的知青,也许能有眉目。不过既然如此做,估计是不会再认,也许已经离开这里。”
他转头又看了一眼孩子。小家伙吃饱了睡的很沉,白嫩嫩的脸蛋嫣红的嘴唇,是个好看娃娃。仔细瞅瞅,跟他媳妇好像有些像。
“既然放在咱家门口了,这孩子咱们就养着?”
这话是问句,在征求苏禾的意见。养孩子可不是养猫那么简单,如果决定养这个娃娃,那势必是视如己出。她是妈妈,得她愿意。
“娘也说养着。可是、”
“你不想要?”
“我没养过孩子,我怕养不好。”
他轻轻笑起来,看看窗外岳母没进来,这才将手搭上她肩头,给她一个拥抱。
“没事,谁当父母都有头一遭。”
现在还没有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也不存在有了一个没法再生的困扰,所以苏禾很快接受这个孩子。小家伙是她抱回家的,那么漂亮可爱的孩子,亲生父母遗弃了,她不能再遗弃一次。
“行吧。要是孩子亲生父母不来找,那这孩子咱们就养着。”
做了决定,心里反而平静下来。将老太太给准备的东西全带着,米粉蒸熟了也带着。养孩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口粮最好自己解决。
返回的时候孟宏志抱着孩子,她看一眼手里的米粉开口说:“想办法给孩子买奶粉吧?”
“嗯,这个交给我,保证让孩子尽快吃到。”
两个新手爸妈第一晚带孩子其实还挺紧张,结果小家伙吃米粉非常乖。三个小时左右醒一次,吃了米粉乖乖睡觉。一晚上非常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