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书院的靠山变成了燕戡,那在他跟前如一座山的东山书院顿时变成了脚下的一只蚂蚁。
他不是个傻的,人家有意愿他作何不配合。只要能给他爹报仇,书院就是送也能送得。
最终,两方达成合作。
戚昔当给书院投资,获得一定的书院管理权。
山长依旧是郭桉。
郭桉问:“戚老板觉得书院有什么需要改正的?”
戚昔摇头:“不急。你先把夫子跟学生招回来再说。”
郭桉满身的冲劲儿:“我明日就发布书院重新招学生与夫子的消息。戚老板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戚昔点点头:“那我过几日把家里的小孩也送来。”
……
回府的路上,张贴告示的地方已经有人排队登记修路的人。
路该开始修了。
*
县学会放旬假。一月一回。
孙文卿这月从县学里下学,独自一人收拾好东西往家里赶。
他一走,学堂里留下的各个学生立马议论开来。
“哎!孙兄也是坎坷,不知他到底在府城经历了何事情。好好的府学不上了,多可惜。”
“我看就是没钱。他每日不是馒头下咸菜就是咸菜白粥。我们县学都花钱,更何况府学。”
宋俭远看着孙文卿的身影,正打算追上去就听见了这些话。
他心里不是滋味,抿了抿唇,又飞快往前跑。
追上人,气儿还没喘匀他就道:“孙兄,你、你也要回去啊,不如我们结伴回。”
虽是询问,但宋俭却一步步紧跟着他。
孙文卿已经及冠,比宋俭大一岁,却高他一个头。他看了一眼身边的人,没说什么,脚步加快。
见孙文卿没拒绝,宋俭立马笑开:“孙兄,要不我们回来的时候也结伴?”
“路程长,多个人也好说话你说是不是?”
“我不来了。”
“什么?”
孙文卿停下步子,宋俭没刹住,一下撞上去。
孙文卿拎住人的手,宋俭站稳了之后他立马松开。“没什么。”
县学不在斜沙城,在南边一点的县城。孙文卿不打算花那点车钱,走路回。
宋俭见他愿意跟自己说话,脑子一热,也跟上。
一路上他叽叽喳喳,孙文卿倒不怎么说话。
一个时辰后,总算见到点斜沙城的影子,宋俭呼出一口气。看身边脸上只出了一点汗水的孙文卿,再也说不出话来。
这人顿顿咸菜馒头,身子怎么这么好?
等歇够了,恰好孙文卿又抬起步子。宋俭只能继续跟上。
他们从南边城门进去,直接走的南北大道。
一进来,乍然见到正在修的路,齐齐一顿。“怎么修路了?”
孙文卿绕过忙碌的人群,带头继续走。
宋俭看他健步如飞,咬咬牙闷头冲。正当走到快要拐弯到胡油巷,孙文卿陡然停步。
宋俭顿时睁大了眼睛撞上去。
孙文卿看了一眼墙上贴着的字,顺手拉住已经冲过来的人。
“走吧。”
宋俭晕乎乎地点头,转个弯进自家包子铺在的巷子。头已经迫不及待要回去躺一躺。
然后他就看着孙文卿也跟他一边。
“孙兄,你家不往这边啊。”
孙文卿看了他一眼:“有事。”
说着绕过他就走了。
宋四娘出门来就看见自家儿子傻呆呆地站在铺子前。“回来了怎么不进屋?今儿怎么这么晚到家?”
宋俭转头,给了他娘一个笑脸。
“我走回来的。”
宋四娘一惊:“走回来的!可是钱不够?”
“不是,跟孙文卿走回来的。”
宋四娘:“你说盘山村那个?”
宋俭点点头,看向已经没人的巷子深处,眼里闪过担忧,心不在焉道:“对,是那个。”
第63章
晴了几天, 斜沙城又下起了雨。
时辰虽不早,但室内还是一片昏色。
微凉的风吹入窗中,床帘跟着拂动, 一袭沾染泥土腥气的水汽弥漫室内。
戚昔睡得迷蒙被燕戡叫醒, 他懒猫一样翻个身, 长腿搭在燕戡腿上。
燕戡撩过他脸上的一缕发丝, 眼中含笑:“该起了。今日还要送温家姐弟去书院。”
戚昔埋头藏在被子里,蹭了蹭, 试图将睡意蹭去。
燕戡笑了笑, 揽着人的腰抱起。“要不然不去?”
“不行。”戚昔竭力睁开眼睛。
他呆呆地看了燕戡一会儿,实在撑不住, 脑袋一歪又将额头抵在他的肩膀。
“都怪你……”
燕戡怜惜, 鼻尖蹭过他玉贝似的耳垂。“嗯, 怪我。”
做了错事得弥补,燕戡就抱着人拾掇好。待上桌吃饭,戚昔才堪堪恢复了精神。
雨水淅沥, 将院里的地砖冲刷干净。
水色氤氲的地面倒映着撑着油纸伞的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