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草原之后(186)

作者:粟粟很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只是那两个护院对视一眼后,给出的回答却是叫人失望的。

“如今府中家主只有侯爷和公子两人,府中家丁已足,不缺人了。你还是去别府问问吧。”

那人却犹不死心,旁敲侧击问道:“我明明听人说,司将军有一子一女,那小姐去了哪里,为何说只有侯爷公子两人呢?”

见他问及小姐,两名护院明显愣了愣,再次心照不宣对视一眼,复而笑道:“你这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消息了,我家小姐前些年就远嫁他乡,不在长安城了。”

这些话术,都是司澧交代的,为的就是避免太后察觉司露归来,生出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这些年,整个侯府从来都是对外宣称司露远嫁他乡。

为了避免被人发现端倪,司露每日进出府邸,也从未走过正门,都是从跨院的角门进出,隐蔽至极。

所以就算太后有意打听,也发现不了司露早已回到长安的事实。

面对护院如此回应,那手下也没法再多说些什么,只得悻悻而返。

呼延海莫驻足在长街另一头,长眸深沉,静静看着手下问完一切,前来回话,他虽面色不显,但心中早生波澜,连呼吸都是困难,那双袖笼中的手,更是不断地颤动着、骨节咯吱咯吱响,白得惊人。

那名手下回来,根本不敢看呼延海莫的脸色,只低着头据实回禀道:“陛下,属下打听到了,如今府中只有两位家主,司小姐……”

“早已远嫁。”

远嫁?

还是……

亡故?

这些日子,他没少派人在四处打听,可整个平月坊,乃至整个长安城,都没有打听到一丝一毫有关司露的踪迹。

而眼下,司府门前的两个护院,将他最后一点希望也抹杀了……

他这么多年不敢去想的、逃避自欺的事,再次在心头浮现。

那一瞬间,呼延海莫只觉天塌地陷一般,心脏宛如被利剑穿透,绞痛难当。

他死死盯着那道府门,眸中满是绝望的痛楚,大颗珠泪,不可抑制地涌出眼眶,滚落面颊。

*

入夜,不少人看到,身躯高大的异族青年在胡人酒肆喝了一夜酒。

披头散发、衣衫不整、形容枯槁,像是受了什么天大的打击,整个人彻彻底底垮掉了,只能来酒肆买醉,借酒浇愁。

可世人皆知,借酒浇愁唯有愁更愁。

来往的酒客、店家、伙计见此情景,也唯有摇头叹息的份,无人敢上前相劝。

第65章 父女

长安城中, 三元市里,春来医馆门前,人头攒动、门庭若市。

今日医馆特设义诊, 所以前来看诊的病人一早便排起了长龙, 秩序井然地等待着。

如今的世道,虽说恢复了昔日盛景,但叛乱过后,整个长安城中穷人也是不少, 看不起病的大有人在。

司露是三年前回到长安的, 见过战火后长安满目疮痍的惨状,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病死街头……

那时她便尽己所能,办了这间春来医馆, 把春熙、春草、郭兰儿也一并拉拢了来, 帮助战乱后有病难治的长安百姓。

春来医馆的初衷便是设义诊,帮助那些穷苦看不起病的百姓,那时战乱刚过,穷人众多,司露秉持着能帮一个是一个的原则,救助了无数百姓。

这些年,眼见着长安渐渐恢复生机, 城中的穷人越来越少, 但义诊这个习俗还是保留了下来, 只不过从七日一次,变作一月一次。

在司露看来, 义诊便是春来医馆的初心, 所以每月的这一日,她都看得格外重要, 黎明时便晨起,奔赴医馆,开始接诊。

到了天光微亮时,医馆已接待了不少病人,知道外头的队伍还很长,为了不让大家过多等待,司露忙得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留。

春草心疼她,端着茶碗走进内室,劝她歇歇。

“姑娘,喝口茶,润润嗓子吧。”

司露接过茶盏轻抿一口,旋即又对她道:“春草,你来得正好,这位婆婆的肩颈需要灸治,你把她带去后室,与兰儿一起替她施针吧。”

“好。”

春草应下,领着那老婆婆出去。

这三年来,她们几个跟着司露学了不少医术,如今,针灸、理疗皆不在话下。

那老婆婆感激涕零,千恩万谢着离开。

“谢谢您,姑娘您可真是活菩萨转世啊。”

那老婆婆走后不多时。

一位看起来年过七旬的老媪,由身边的孙子搀扶着,慢慢悠悠走进来,手捧一面簇新锦旗,上用丝线绣着“妙手回春、心济黎庶。”八个字。

司露还未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却见老媪饱含热泪开口道:

“孙儿,还不快跪谢司大夫的恩情。”

话音甫落,搀扶老媪的那位青衫公子当即跪倒在地,对着她重重磕了个头,言语恳切,诉不尽的感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