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景殊:“你这些人里,有会种地的吗?”
“有啊,至少有一半人会种地。他们就是因为家乡遭灾了,地没了或是让土豪收了抢了,他们才流落京城的。”
“你这里现在成年人有多少?”
铺头儿回答:“孩子有五个,大的十三,最小的也六岁了。
老年人有七个,但是,都能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剩下的都是壮劳力,包括四个女的。
这里有几个人很有本事,他们短时间内都不会离开。”
左景殊心里有数了:
“我一会儿回来。”
左景殊离开粗粮铺,找到几个相识的牙行,经过筛选,买了一块160亩的中等田。
在城外,就城里不远。
左景殊回到粗粮铺,把地契交给铺头儿:
“你们以后种地为生吧。你把不会离开的没有户籍的人,开个单子,名字性别年龄写清楚,我找人给他们落户。
另外,我还买了一辆马车两辆牛车,以及一些农具,这是地址,一会儿你找人弄回来。
看看缺什么,你们再买。”
铺头儿很感动,他们要有恒产了!以后的日子就不用发愁了。
这样的话,很多人就不会再走了,这里有七八个男女,甚至可以结成夫妻。
铺头儿一边答应着,一边拿出一个册子:
“小姐,这是给你准备的。我知道你的哥哥弟弟们来了,就开始准备了。”
左景殊接了过来,认真地翻了翻,她很惊讶。
这册子里,有很多消息。
不但有皇家书院的消息,甚至还有书院先生的一些消息。
还有书院学子的消息,比如扈从廷的,比如祖笠的,比如每个班书读得好的,和调皮捣蛋的等等。
甚至还有和皇家书院敌对的书院的一些消息,可以说已经很详细了。
左景殊这次来,主要就是想要扈从廷和祖笠消息的。
拿到这个册子,左景殊特别满意:
“我给你们买的地呢,要等到今年秋天粮食收了以后,人家才会交给你们。
到时候,你派人去交接一下,弄清楚地界。
然后把地收拾出来,明年春天,如果你们不知道种什么好,就去我的庄子找陈强,叫他派人教你们。
我刚刚去你们的后院看了看,空地已经收拾出来种上菜了,很不错。
房子也别空着,可以养些鸡鸭猪的,自己吃,也可以卖。”
铺头儿听一句点一下头,把左景殊的吩咐默默记在心里。
这日子,有奔头了。
左景殊走的时候,又给他们留了两万两银票:
“好好过日子吧。”
铺头儿一躬到底:“多谢小姐。”
生活有保障了,他不用分心了,哪怕就他自己一个人收集消息呢,也够小姐用了。
他真的特别喜欢去打探消息。
左景殊去山上找奔雷:
“浪够了吧?这一带的山,是不是都让你跑遍了?”
吼!--我发现很多好东西,药材,果子,山货,猎物,人参,还有那个四腿鱼。
它说的是娃娃鱼。
左景殊高兴起来:“那还等什么,收好东西去。”
--上来吧。
左景殊坐到奔雷背上,向大山里进发。
第700章 700 这少年天天来这里作画,也不知道画得如何。
左景殊跟着奔雷,在大山里收收收,收了很多好东西,她是心满意足。
把奔雷收进空间,她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看到打好底稿的画,她拿起笔画了起来。
心情好,感觉脑海里满满的灵感,她下笔如有神助,画得很顺畅。
不久,《秋山溪水图》就画完了。
左景殊看了又看,感觉非常满意。
她又在空白处,题了首五言绝句,最后落上款,盖上自己的印章,这幅画完成。
左景殊又苏景式打扮,骑上烈焰马,去了“墨香斋”。
华掌柜迎了上来,左景殊也没啰嗦:
“三万两,老规矩。”
说完,左景殊就离开了。
左景殊骑马去了四芳园,这些日子没事,她准备就住在四芳园,画荷花。
……
贺砚白正在专心临摹左景殊的字,一抬头看到华掌柜在挂画。
他急忙上前帮忙。
看到画的落款,他大惊:
“华掌柜,这画,什么时候送来的?”
“刚刚。”
“啥?你是说,半村居士刚刚离开?”
华掌柜点头:“虽然他没有承认他就是半村居士,但我感觉他就是。”
贺砚白的眼睛已经盯在画上了:
“好画,好字啊。华掌柜,别挂了,多少钱,我买了。”
“三万两。”
贺砚白马上掏出银票递给华掌柜,然后,小心地把画卷了起来,告辞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