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
好久,“娘记住了。”
……
左景让这几天,越来越蒙了。
先是被询问,余芳姜给他当媳妇,他要不要。
他始终觉得自己还小,因为两个哥哥还没定亲呢,他娶什么媳妇。
现在有人问他了,他想了想,他也十九了,也到了娶媳妇的年龄了。
余芳姜这丫头,好像没啥不好的,相貌不错,性格开朗,人品也不错。
娘说,她绣工挺好的。妹妹说,她武艺也还行。
于是他点头同意了。
今天,他又被告知,八天后,他就要成亲了,成了有媳妇的人了。
哎呀,要不要这么急啊?
左景殊给他解释了一下,他才明白,急的不是左景殊,是他爷爷。
老人家惦记家里的庄稼,秋收前能回去最好不过。
左景殊通过和女方协商,最后决定,八天后,三个哥哥一起成亲。
至于女方,什么时候摆席请酒,他们自己说了算。
定下了日子,就开始忙碌起来。
因为时间比较紧,左景殊承诺,男方承揽一切能准备的东西。
女方一切随意,他们左家不挑。
女方需要准备的东西里,最最费时费力的东西,就是嫁衣,还有那些需要刺绣的东西,以及屋里的摆件等。
左景殊:这是问题吗?
她自己有个名满京城的绣庄,量好尺寸,嫂子们的嫁衣及一切需要的绣品,绣庄全包了。
时间紧,没事,咱们人多啊,分片儿绣,再缝上不就行了。
摆件和家具,左景殊最不缺的就是这些东西了。
农庄里有个木工小组,左景恭他们定了亲,左景殊就开始叫人打家具了。
她的空间里,各种名贵的木料都有,按照三个哥哥的新房大小制作家具。
还有成套的首饰配饰等,左景殊也包了。
成亲前两天,左家开始给女方送聘礼。
左景殊不偏不向,一个哥哥八抬,东西都是一样的。
送聘礼,当然是送得越多越有面子。
可左家初来京城,左景殊觉得,还是低调点好,本来准备十六抬的,后来变成八抬。
这八抬,可是实打实的八抬啊。每个箱子里都塞得满满的,实下塞不下了才做罢。
不像有些人家,一个大箱子里放一匹布,也算一抬。
礼金嘛,左景殊给了个吉利数字,足足八万八千两。
这个礼金的数量,已经超过绝大部分的官宦人家了。
聘礼到了女方家里,女方的亲朋,看到只有八抬聘礼,都很不满,站在一边说着风凉话。
同时,有些相处得不太好的亲戚,讽刺女方家,给女儿找了个乡下人家。
还说什么,就这八抬聘礼,看着抬起来很重的样子,没准里边塞了砖头瓦片呢。
女方家人听了,也有些不太开心。
他们也怕箱子里没多少东西,当众打开丢人,就没开箱。
等家里亲朋都走了以后,女方家人打开聘礼箱子的时候,所有人都傻眼了。
八抬礼聘,除了四抬里边是些珍贵的布料衣物外,其余四抬,满满的都是珠宝首饰,金银玉器。
当他们看到礼金是八万八千两的时候,所有人全部闭上嘴了。
他们这才知道左景殊说的低调是什么意思。
外人说什么就叫他们说去,又不会掉块肉。
我家里有钱,我箱里有金银,为什么要告诉别人,叫别人惦记?
让外人以为我们很寒酸不好吗?
第685章 685 希望他们不会叫我失望。
两天后,是左家三兄弟成亲的日子。
左家刚刚来京城,没啥亲戚朋友,人太少一来不热闹,二来也不好看。
没关系,不就是人嘛,有的是。
左景殊早就告诉陈强,要在庄子里找十八个花童,六十个穿统一服装,高矮胖瘦差不多的年轻人。
干吗?当然是她哥哥们成亲这天,充门面啊。
其实,如果依左景殊的意思,双方亲人一起吃顿饭,认认亲家就成,她最讨厌这些繁文缛节了。
可是,她要给嫂子们长脸啊,不能叫人家说,左家迎亲时太寒酸,这会让嫂子们以后抬不起头的。
祁修豫骆居庸和伍沫三人,也来帮忙,被左景殊指使得团团转。
一会儿找人,一会儿送信儿,一会儿找东西,一会儿……
成亲典礼地点设在“野味居”,三对新人同时拜堂。
由“野味居”的小戏班演奏的婚礼进行曲,缓缓响起的时候:
大家看到,三对新人穿着华丽的礼服,从“野味居”二楼缓缓而下,花瓣纷纷飘落下来,落在新人身上。
每对新人后面,跟着六个六七岁的漂亮花童,他们抱着盒子,里边是新人送给父母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