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想了想,“小臣学浅,未曾听过。”
吕不韦点点头,收了李斯送的一点薄礼,走了。
李斯站在咸阳宫城门下,往廷尉那里走。他还有很多文书等着校对整理,出来这一趟还是借口上厕所特意在这里掐点等吕不韦。
吕不韦说的话,他岂止听过,那句话是他师弟韩非的书里写过的,只不过大王稍稍改了第一句。
他在吕不韦门下做舍人做了这么久,知道吕不韦的手段,相国绝不会让秦王看这种书,这也不符合他的治国理念。秦王能说出这话,必然是欣赏师弟的。
他和师弟同出一门,如果能得到秦王赏识,何愁不能平步青云呢。可惜的是他没有机会像秦王自荐,那次在廷尉见到,本以为是个机会,故而没注意礼数,秦王走后,他被昌平君训斥一顿,罚了他两个月俸禄,本来他有机会到章台宫派送文书,也因此告吹。随后先王崩,秦王忙着大大小小的事,他更是没机会了。
李斯看了看自己身上这件最低级的官服,叹了口气。
回到廷尉,一进屋,李斯就察觉气氛比他出去之前严肃许多,大家都不说话,精神出奇地好,李斯简直怀疑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有人轻扯了一下他的袖子,李斯别过头,是他的上司王绾。
王绾小声道:“大王过来了,在内殿和廷尉议事。”
李斯抬脚就要往内殿走。
“哎,干什么去,你忘了上次被罚了!”王绾拉住他。
李斯看了看四周,“有没有什么东西要送进去的?”
“哪有,没有传召谁敢这时候过去?”
李斯看见桌子上的点心,一把端起来,“我送这个进去。”
王绾:“不行不行,你真敢,我给你想想办法。”
他叫人找了找这两天棘手且亟待处理的狱讼案件,主动带着李斯去内殿。
殿中,嬴政正在视察近来的案件。
新上任的廷尉隗状在一旁侍奉着,嬴政有什么问题,就一一解答。
大王突然驾临,整个廷尉都挺懵的,隗状以为有什么要事或者哪里出了差错,兢兢战战地跟在嬴政后头,摸不准大王的来意。
嬴政过来是因为赵政跟他说起了一个案子,大概就是这个时候发生的。
秦宗室的旁支里,有个女子犯了法,被处以刑罚,收入隐宫,后来她生下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就叫赵高。
他和赵政过来看了看最近的案子,没发现类似的,可能还没发生,就顺便过问了一些其他案卷。
就在他打算走的时候,殿外传来了禀报声。
是有人送来了一些亟待处理的狱讼。
嬴政正好闲着没事,便让他们进来。
殿门外候着的王绾和李斯走了进去。
刚进门,赵政轻笑一声,带了点调侃:“看,三个丞相凑齐了。”
第11章 寡人(小修)
赵政有时会冷不丁冒出些话来,比如丞相这事儿,他五十年的生命里大部分都是处理各种事情,有些可能记不起来告诉嬴政,要有什么东西提醒到他,才会想起来。
这时候就是给嬴政长个心思,谁可用谁不可用,嬴政都会记在脑海中,心里有个数。
他瞧了瞧王绾,杏眼圆圆水水,黑黝黝的非常精神,感觉是个机灵的人,隗状么,刚才接触下来,稳重老练、长于应对,至于李斯,嬴政只从赵政那儿听说李斯是个人才,功利心比较重,还有就是,老年办了糊涂事,葬送了整个秦国。
就算他长得端正好看有才华,嬴政也对他喜欢不起来了。
李斯将手里的竹书放到案台上,绞尽脑汁想跟嬴政混个眼熟。
嬴政就是不看他,问王绾:“这里面有没有发落隐宫的案子?”
王绾是看过这些文书的,迅速找出一份书简:“有一桩。是太后昨天发落了一名女官,文书是少府呈递过来的。”
嬴政接了展开,略一过目,大概就是有个太后身边侍奉的女官把滚烫的茶水不小心洒到太后身上去了,太后认为这女官是蓄意谋刺,故而事情转到少府下的永巷令手里,定了她的罪。
廷尉这边核查时,那女官抵死不认谋刺罪名,一再说自己是无心之失,太后那边又催着处理这女官,事情就棘手了些。
嬴政跟赵政对了个眼神,确定这应该就是他们要找的人,于是亲自审理这个案子,直接去了关押她的牢狱。
令他意外的是,这个女官,是那天被太后硬送到他书房的女孩。
她一见到嬴政就扑过去抓住嬴政的衣服,手臂上全是拷问留下的伤,衣服是碎的,堪堪蔽体,那些伤痕新旧叠加,既有鞭笞留下的,也有杖棍打出来的,更惹眼的是,她身上全是青青紫紫的淤痕,嬴政被她抓住时下意识后退,目光落在她身上,看到她裸露出来的腰上有好几个未能化瘀的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