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寒冷的冷风从门缝中钻了进来,吹到了他的脸上,一瞬间,他终于理解了什么叫风如刀割。
李佳钰反应迅速的把门关紧,又拿了木条把大门给抵住,这才抖着身体坐在火盆边烤火。
“今年这一场寒潮也冷了吧!屋里点了这么多的火盆都还这么冷。”
杨雪玉坐在火盆边上,抬起脚想烤一烤被冷的发痛的脚趾。
林亚盛看到她那滑稽的坐姿,扶着她的腰说道:“觉得冷就去炕上躺着,别冻伤了。”
杨雪玉还想逞强说自己没事,但一阵冷风吹过,她二话不说,快速脱了鞋子就钻进被窝里。
林亚盛看向李佳宝说道:“小宝,你也去炕上躺着,女孩子的身体不能冷着,要不然容易痛经。”
李佳宝没有矫情,抱着自己带了的被子爬到炕上的角落边靠着。
林亚盛和李佳钰并没有去炕上,火盆和火炕都需要有人看着,他们不像孔南一样有炭可以用,半个小时不添柴也没事。
他们烧的都是木头,隔一段时间就要添柴加火。
两人靠在火炕边上,把火盆放在自己周围,形成一个半圆形,这样才不至于挨冻。
家里有火炕的人尚且过的这么艰难,那些没有火炕的幸存者,只能缩在角落里紧紧挨着火盆摄取上面的温度。
这场寒潮没有什么明显的征兆,寒潮来临的时候风刮的也并不大,但却比任何一场寒潮都要阴冷。
这种极致寒冷的寒潮持续了五天。
这五天里,孔南和苗淇淇除了上厕所和给火盆火炕添柴,其余时间都是在火炕上度过的。
五天之后,气温明显回暖了一些,室内温度上升到了零下5℃,如果屋里的火烧的旺一些,就能维持在0-2℃之间。
“寒潮总算是过去了,在火炕上躺了这么多天,我的骨头都硬了。”
苗淇淇穿好衣服,在客厅里活动了两下,拿着扫雪工具走了出去。
外面漆黑一片,但还是能看到一层厚厚的雪墙挡在面前。
苗淇淇叹了口气,认命的开始铲雪墙。
五天的积雪,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铲完的。孔南和苗淇淇两人歇歇停停,慢慢清理了三天,才把院子里的积雪全部清理干净。
第四天早上,孔南和苗淇淇再次出门扫雪,却发现有几个巡逻队的人在街上安装一些铁架子。
苗淇淇有些好奇的跑到院子边缘朝着巡逻员喊道:“大哥,你们在装什么?”
“装灯架!”巡逻员高声道:“天气太冷,基地暂时没办法通电。前段时间有人提议在街边安装铁灯架,然后把油灯放在灯架里点燃。”
“上面的领导觉得这个方法不错,所以就让我们来安装灯架。等过几天油灯做好,基地就能看到灯光了。”
巡逻员大哥的语气中带了点炫耀的意思,苗淇淇猜测那个提议灯架的人应该和这位巡逻员有关。
她开口道:“基地这么大,油灯够用吗?”
“这就不清楚了,应该够用吧!不然领导也不会让我们来安装灯架。”
苗淇淇和巡逻员又说了几句,打听到了足够的消息,才回去和孔南一起打扫积雪。
三天之后,基地果真如那位巡逻员所说,一盏盏的街灯在这漆黑的永夜中发出了光芒。
街灯的亮度并不怎么好,灯光只能照射到两米之内的地方。
但这小小的灯光,却给人们带来了一点希望的意味。
街灯并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亮起,每天早上六点,会有专门的点灯人将基地的街灯点燃,下午六点时,又会由点灯人熄灭。
基地用点灯的方式来区分白天与黑夜,让幸存者们重新恢复了对时间的概念。
……
照明的问题解决了,但粮食的问题却还未解决。
如今交易所售卖的粮食,全都是之前的存货,一旦库里的存货消耗殆尽,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谢安国每天都泡在农科所里,盯着农科所的研究员工作,把研究员搞得压力巨大,头发蹭蹭的往下掉。
终于在巨大的压力下,农科所的人想出了一个能种植粮食的方法。
第204章 麻袋种植方法
基地街灯亮起,虽算不上灯火通明,但起码外出的时候不用总是小心翼翼的害怕火把被风吹灭。
邱子贤用围巾把脸包裹着,慢慢的朝着孔南家走。
半个小时左右,她才走到孔南家门口。院子的大门已经更换过,看起来比之前的那扇门要粗糙一些。
不过这个时候能弄到一扇门也不错了。
她抬手敲了敲门,大概五分钟左右,孔南打开了门上的圆孔。
“邱医生!怎么突然过来了。”孔南看清来人后,急忙把院子大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