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两幅对比图,邱静岁“啊”了一声。
太多了,如果真的是死于箭下,陈家的血迹也太多了,甚至还有不少溅在墙、柱、树木上的血痕,这样的情景应该出现在吴家才对,但实际上吴家的墙面却干干净净,一丝血迹也无。
她接过画板,面露思索:太不对劲了,这件事从里到外都透着古怪,陆司怀点出来的疑点能说明什么?
如果排除哪些神鬼奇谈之说……一个念头闪进脑海,邱静岁下意识想要喊出来,还好及时止住,她小声道:“凶器不是箭?”
“嗯。”陆司怀把她头上的枯树叶摘下来,丢到地上,“走吧,去义庄。”
义庄?放了这么久,尸体恐怕只剩白骨了吧?陆司怀想去看什么?
到了地方,陆司怀一具具地看过棺木,里面果然只剩些森森的白骨。他全程一句话也没有说,邱静岁看不出什么道道来,一直抱着浓浓的好奇心。
回到县衙后,她迫不及待地跟去书房,边剪着烛花边问陆司怀有什么新发现。
陆司怀正在提笔写着什么,闻言回道:“尸体胸骨有变形。”
“这代表什么呢?”
“可能是遭受某种内功的攻击。”
难道陈家是因为牵扯到了江湖上的某些纷争才遭殃的?那吴家又是怎么回事?
这么想着,邱静岁也就问出了口。
陆司怀对她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有些无奈:“明日继续查。”
看来吴家还没什么头绪?邱静岁放好剪刀出了房间,坚决不多说一句案情之外的闲话。
她有些疑惑杨名芳怎么会这么沉不住气,但又不好再去问陆司怀,只能在心里琢磨。
可惜还没等她想出个靠谱的结论来就睡着了。
次日天蒙蒙亮,邱静岁被雪薇拽起来送出门,她撑着眼皮问要去哪儿。
陆司怀答曰:“去逛一圈。”
邱静岁才警觉今天只有自己陪同,瞅了半天没发现马车,看来这逛街真的要靠两条腿走了。
第60章
蒙山县地处晋国西南, 地势崎岖,多山地丘陵,因为背靠蒙山而得名。虽然不如平原适宜居住, 但是这样的地形也给当地带来了丰富的林木和矿产资源。
本地特产是各种各样的木制品,名贵的木材品种价格也远比京城便宜。
逛了一圈, 邱静岁挑挑拣拣买了几块制作精美的木镇纸。不是她抠门, 是除了本地特产之外,蒙山的大多数东西都比别地贵上一些。
这么一想, 县衙丫鬟的理由, 实在是说不通。
一路走来,他们看到了好多中年妇人在街上走动,稍微打听一下就发现,她们中大约有一半都是近年新寡, 迫不得已出来讨生活。
据这些人的说法,是因为这几年官府连年征徭役,要在蒙山上给星川府一名已故的名臣建祠。但倒霉的是,这宗事却总是因为自然灾害或者施工事故耽搁停滞, 频频累及在此做力役的百姓, 每年都死伤不少人。
赔上活生生的人命也要搞这种面子工程,邱静岁越听越生气。
两人一路越走越远, 眼看就要出城门, 邱静岁疑惑地看向陆司怀,对方道:“去蒙山上看看。”
幸好自己身量高腿也长, 虽然身体素质不如他许多, 但好歹跟得上。
再次来到陈、吴两家门前, 陆司怀却并没有进去。今日天气晴好,他们站在山脚下远远看向蒙山山顶, 果真可以看见一间小小的祠堂。
但是等他们想上山的时候,却被山路前把手的官兵给挡了回来。
陆司怀今天是“微服私访”,没有亮明身份,这些官兵是府衙而非县衙的人,不认得陆司怀,铁面无私,说不让进就不让进。
“走吧。”陆司怀没有纠缠,拉着她转身就朝县城走。
但实际上在离开官兵的视线后,陆司怀把她送到城门口,叫早已等候在此的雪薇陪她在城中等待,自己一个人调头再次返回蒙山。
邱静岁搞不明白他整这一出是想干什么,不过来回走了这么两趟,自己已经是精疲力竭。甭管陆司怀想干啥,光看这精力和体力就不是一般人。
反正是出一趟门,她倒也没急着回去,而是找了家附近的书斋闲逛起来。
店内有四五名书生正在挑选笔墨纸砚,见两个年轻女子进来,非常迂腐地闪避到了一边。
货架上除了文房四宝,还摆着几排常见的经史子集,挑挑拣拣地,邱静岁无意中看见了角落里放着的一小撮话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