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观众看戏时产生观感:这个角色是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这个角色是这个明星,这个明星在演他自己。
观众看完会骂:演技真差,演的什么玩意,我上我真能行。
苏璇自认她的演技到达不了老戏骨那样出神入化的地步,但在同龄人里,不管是演技还是敬业,或者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她超过了大多数人。
想着想着,苏璇觉得不对劲了。
她突然发现了一个她忽视很多年的问题。
她为什么要进娱乐圈?
这个圈子赚钱,但多难混,她在这个圈子里有多艰难,她比谁都清楚,可她为什么要进娱乐圈?
想到头昏脑胀,大脑还是一片空白。
苏璇想不明白。
她这种人怎么给自己选择了一条最困难的路?
这不是她!
谢柯瑾进来时,她脚步放得很轻,她往坐在地毯上的苏璇瞟了一眼。
苏璇正靠着玻璃茶几坐着,茶几上摆放着她看完的剧本,一本打开写满字的笔记本,几张同样写满小小汉字的纸,旁边是笔芯颜色不同的笔。
谢柯瑾又看了一眼,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字不是被画圈标记出来,就是字下面被画了各种颜色的线条,有些下面还有别的字体颜色的注解。
这是苏璇写“人物小传”的习惯。
她写的“人物小传”比剧本的字还要多,就像学生在做语文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目一般认真。
苏璇仰起头,她看到谢柯瑾了,主动叫她:“谢柯瑾,我有话想和你说。”
谢柯瑾在苏璇对面坐下:“怎么了?”
苏璇满脑子都是她为什么会进娱乐圈?
她摇摇头,甩开这股怪异感。
她看对面的谢柯瑾:“我一岁就拍戏了,后来拍戏也是我主动要求的,我从小喜欢演戏对吧,为什么我爸妈会同意呢?”
苏璇摊摊手:“这个圈子有多难多危险,我爸妈比我更清楚。”
谢柯瑾说:“因为他们有信心会保护好你,不会让你受到伤害。”
苏璇点点头,原主进娱乐圈的原因明了。
原主这样的人进娱乐圈,她才能理解,觉得正常。
苏璇还记得小说前面对原主一家的介绍,她爸她妈这两边亲戚要钱有钱,要权有权。
谢柯瑾家世也显赫,家里亲戚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别的明星可能是带资进组,而原主,她家里有为她创造资本的能力。
这个圈子里,要想火,资本和运气缺一不可,至于美貌、演技、努力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这三样再强,没有拍戏的机会也是白搭。
有资本就有戏拍,演技再差,买点水军带带节奏轰炸式宣传也能火,总能吸引到一大批粉丝。
她一直明白这个道理。
原主条件好,资本有,运气有。
一岁被大导演选中拍电影,童星出道,国民度高,观众对她会有看着她长大的滤镜。
原主大了不演烂剧,不接代言,大学时候好好读书,只有暑假才拍戏。
做的最出格的事情就是早早结婚,早早要了两个孩子,但她做这两件事时,粉丝和路人观众也是祝福居多。
因为孩子不需要她怀,不需要她尽心尽力带,影响不到她的事业。
原主这个决定,苏璇也能理解。
可苏璇理解不了,为什么她自己会进娱乐圈?
她前世活了二十八年,娱乐圈摸爬打滚五年,依旧是个小糊糊,她没有资本,没有运气,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人脉。
她怎么就进娱乐圈呢?还死心眼混五年,她穿越之前她还在这个圈子里混着。
她大学学的计算机,她的同学毕业后不是去了大厂,也是去了中型企业,按道理她应该是当个程序员才对,不然在网吧当个网管也行,她的人脉在计算机这一行,因为她有同学和校友。
她的同学二十八岁都买了房子了,就她没有存到钱,买不起房子。
她这样的人在这么窘迫的条件下竟然还在娱乐圈。
明明她把钱看得那么重,她大学之后的轨迹应该是进大厂,多加班,每天996或者007,趁着年轻多赚钱存钱,只有钱才能让她安心。
从小到大的经历让她懂得趋利避害,她只会走最利于自己的道路,怎么会主动给自己制造困难,走了一条最难的路。
苏璇实在是想不明白。
她看对面的谢柯瑾:“我先回房了。”
谢柯瑾点点头:“好,今晚早点休息。”
她看得出来苏璇的脸色不是很好看,好似遇到棘手的问题,但苏璇不说,她也不好问。
苏璇回到卧室,还在思考这个问题。
假设她喜欢拍戏,假设她想出名想赚钱,但她五年了还是个娱乐圈小糊糊。